刘翔伤退,我们不该愤怒

标签:
刘翔奥运退出体育 |
他给了你一记突然而又清脆的耳光。但如果你在惊愕之中,依然看见他转身离去时那难过又自责的目光,我想,你的心中,不该是愤怒。
如果你认同,那么,就给刘翔一点宽容。
我失落,却不是因为刘翔退出而失落。我难过,是因为看到刘翔难过而难过。我坚信,走廊里那个背影的另一面,它所展现的痛苦远远比跟腱带来的痛苦更痛苦。
我不赞同这时候拿罗伯斯的纪录来说事儿。决赛枪响前,谁都不知道罗伯斯能跑多快,谁也不知道刘翔到底能跑多快。我不知道刘翔赛前的训练中究竟跑出了多快的成绩,我只知道,刘翔选择退出所面临的指责和压力,远远比他输给罗伯斯带来的指责和压力,要大的多。战胜罗伯斯无需勇气,而选择退出,需要勇气战胜自己。
我不赞同这时候拿奥林匹克精神来说事儿。“我的祖国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派我来听发令枪声的,他们要我来冲过终点的。”艾哈瓦里坚持到终点,奥林匹克以他为荣,但如果艾哈瓦里中途放弃,奥林匹克也不会以他为耻。以坦桑尼亚的艾哈瓦里为标本去指责刘翔,对刘翔是不公平的。坦桑尼亚人民要求的仅仅是艾哈瓦里冲过终点,而刘翔面临的舆论,要求的是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能打破世界纪录更好。我再无知或者无耻地揣度一下,就算刘翔爬到了终点,也许还是有人会说,他是在做秀!
我不赞同这时候拿刘翔爱不爱国来说事儿。莎拉波娃可以伤退,伊万诺维奇可以伤退,卡卡可以因伤不参加,为什么刘翔就不可以?有些人一边说着爱国,说着刘翔爬也要爬过终点,一边却又说宁愿拿之前35块金牌去换这块金牌,似乎这才是真爱国。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四年前刘翔带给中国多大的荣光和欢乐。振兴中华的梦想和责任,怎么能全部推在刘翔一个人身上?就算刘翔最终没能锦上添花,难道就可以落井下石了吗?
我不赞同这时候拿刘翔赚了多少来说事儿。只有成天把钱挂在嘴边印在脑子里的人才会在这个时候第一时间想起这种事情。我想出一个选择题。A:四年前在雅典夺冠之后就宣布退役,奖金、广告费一个子儿不会少。B:继续练四年,为北京奥运奋斗,奖金、广告费一个子儿不会少,但压力比雅典大无数倍,还会有伴随一生的伤病。你是刘翔,你会怎么选?
我也知道,我们真的很奇怪。一方面,除了金牌是1,其他都是0。另一方面,不仅把金、银、铜的档次分的那么清楚,把奖牌和没有奖牌的档次分的那么清楚,而且连金牌的档次都要再分一分——世锦赛的金牌就没有奥运会的金牌重,之前的35块金牌就没有刘翔这一块重。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在鲍盈盈被骂成鲍输输的口水里,在“只看到失去一块金牌,看不到得了一块银牌”的观念下,在拿金牌就放鞭炮,拿银牌就把已经拿出来的鞭炮再收回去的势利中,需要拿到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的刘翔如果拿了银牌,他的境地会是怎样?同时,这也正好说明,如果刘翔真的是因为钱的问题而选择退出,也是被环境逼的!
所以,我突然发现,刘翔选择退出的意义,远远比他爬过终点的意义要大,甚至远远比他拿到金牌的意义要大。刘翔的这记耳光,不是打在中国人的脸上,而是打在唯奥运金牌论者的脸上。
其实,奥运第一天杜丽的眼泪已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我也理解很多人说“杜丽,别哭”是出自好心,所以我也只能和杜丽一样憋着,但心里想说,凭啥杜丽就不要哭呢?如果杜丽的眼泪迷蒙了你的双眼,那么刘翔的退出就告诉我们,该清醒清醒了!
跌倒了,跌痛了,哭是正常的。跌倒了,跌伤了,退出也是正常的。也许今天之后,刘翔不会再被称为飞人,但是,我更高兴刘翔成为一个人。
刘翔退出,我伤心,我难过。但我现在很高兴,因为,人,总比泥塑的榜样可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