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 |
尽管吃不是我人生的最大目的,也不是去北京的最大目的,但是,承蒙各位的热情招待,这次在北京的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难以磨灭的印象。
就算是雍和宫地铁站外那三元的鸡肉汉堡也是如此。那是到北京的第一天,从雍和宫饥肠辘辘地走出来时,我耳边回荡着老潘的谆谆教诲——雍和宫附近全是小吃,你可以随便享用,极便宜。
但我的感觉是,极瓜——除了一堆店里的香火,我就没发现一点人间的烟火,连麦当劳都没有。万般无奈之中,我想起刚出地铁站时好象见到一个卖小快餐的店,反正也要赶着去大观园,就随便啃啃面包好了。于是我移步往北,顺利的吃到了鸡肉汉堡。后来老潘跟我说:美食都在南边,过几条街就是。
我又一次牺牲在北京人的地理概念中,的确,相对于这么大的北京城,几条街很明显就是在附近而已,而我的概念中,附近就是拐个弯儿。
北京极大,每个角落都能找到诱人的香气。最大的印象之一是,虽然北京可吃的东西很多,但讨论晚饭去哪里吃的问题,不会像在苏州那样,要耗费无数精力体力和时间。毛蛋的老娘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度通知我,鉴于我中午只吃了一个鸡肉汉堡,而这个汉堡又显然不能补充来回走了四遍天坛丹壁桥所消耗的能量,毛蛋的老娘当机立断拍案而起——就在天坛南门吃南门涮肉。
南门涮肉很好吃,好吃到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它首开了北京美食的先河,成为几天来,我每看到一个店都产生了在苏州开分店的想法的始作俑者。第二,太好吃了,好吃的我都忘了拍照了。
不能不拍!回去之后吃不到怎么办?好歹也要留个念想儿,同时给予苏州的腐败分子有力的诱惑一击。
第二天,本来要到粥粥家去的,但是粥粥要接受北京台的一个采访,我不能打扰他不是。晚上8点,老潘打来电话,让我赶到长安大戏院边上,有个川菜店,是四川驻京办事处开的,绝对正宗,他还叫了可爱的小师妹,快来等等。于是告别粥粥,打车前往。
打车的费用咱就不说了,自我感觉是过了很长时间,等我到达的时候,老潘和小师妹还在排队,排在40多号,这让我对这家川菜店的美味充满信心,也为某月没有能品尝到如此川味而痛惜不已,尽管最后吃到的时候已经9点了,而且还是在地下室。地下室也不错,能打九折。
青椒牛肉
粉蒸排骨,是这个名儿吧?一般来说,没记住菜名的就是不怎么好吃的,下同
莲白菜
毛血旺,相当相当的正宗
麻婆豆腐,虽然家常,很见功底
燕京啤酒,纯生的,2元一瓶。这么一桌菜,加上6瓶啤酒,一共100元。物廉价美,排那么长队是值得的。
第三天晚上,快7点半的样子,我和老潘一路打车来到了三联书店,那里有两个师妹在等我们,吃饭的地点也就在三联书店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一家名叫刘宅的私房菜。我认为北京的美味一般都藏在小巷子里,而且还能吃到很多文化的东西,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化人食客,所以兴奋的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羊羔。
两个灯笼在三联书店就能看到了
排队,不排队不叫美味,我们排的挺前,前面就几个老外和台湾同胞
今日推荐菜,我们一个没吃……
挺别致的大门,但里面的装修更别致,别致到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渴望》里的四合院
爆肚,啊,美味中的美味,和四川火锅中的毛肚应该是同一类食物。虽然作法不同,但各有风味,我恨不得用南毛北爆来形容他们有的一拼的美味。据说老旗人特爱吃这口,能不爱么?当我还要一盘的时候被告知,已经没了……
茄子卷,外面是脆的,里面也是脆的,但口味却不一样,精妙
豆汁儿,喝下去才叫北京人,可惜我喝不了。
芥末鸭掌,我就这么说吧,如果天天能吃到这个,我可以彻底不吃鱼生
烤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全聚德烤鸭是我吃过所有的好吃的烤鸭中最不好吃的。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老潘补了两个菜,辣子鸡丁和酸辣汤。在老潘看来,这两个根本不是北京菜,但我很想吃,所以从文化人变成了俗人……不过人家这辣子鸡丁,基本没有辣子,全是鸡丁,就冲着这个,老潘,你不亏!
第四天晚上,我和小潘为了寻找十三陵的感觉,流落昌平街头。我们本着本能的嗅觉,以及大学边上必有美味的直觉,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隔壁的弄堂里,时逢开学报道,这个小店让我和老潘重新寻找南大青岛路有关大盘鸡的回忆。
羊肉串,鲜嫩多汁,让人吃了还想吃,只是要一元一根,让我怒喝:现在的大学生怎么这么富有啊!
茄丁,我以为是个蔬菜,没想到是个凉拌。
大盘鸡,确切的说是小盘鸡,太咸了,我跟老潘一路渴着颠簸回北京后,疯狂喝水。
不过店的名字是真不错啊!
第五天晚上,乔丹和老孟盛情宴我。其实一直很不好意思,乔丹回北京后打了数次电话给我,但我正好都没空。
当天接到乔丹电话的时候,我正在故宫角楼下坐着看人钓鱼发呆,带着一份愧疚,带着一份期待,我打车直奔什刹海体校。乔丹说,你就跟师傅说,去什刹海体校,都认识。
但上车的时候,我才发现,“去什刹海体校”这六个字极难说出口,因为我不知道北京人怎么念“什刹”这两个字。就像大栅栏三个字一样,北京人念做“大石辣”。最后我灵机一动,用卷舌音将什刹在舌尖一滚,师傅居然听懂了,我真是语言学的天才。
乔丹带我去一个吃牛蛙火锅叫食盅汤的地方,离什刹海体校还有貌似10公里的样子。牛蛙火锅再一次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开分店的想法,乔丹深表赞同。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里面该有5斤牛蛙呢吧。我一直认为,牛蛙就该论斤大口吃。
第六天晚上,我就该回来啦。临行之前,在我数次恬不知耻的暗示和明示下,毛蛋他爹和毛蛋他娘请我吃正宗的炸酱面。不过不好意思的是,我觉得正宗的炸酱面反而不适合我的口感和味觉,所以只吃了半碗,当晚在火车上铺上,我饥饿的肚子一次次的谴责自己,真是暴殄天物呀。
爆肚,我全吃了,全我吃了,哈哈哈哈
我没想到是这么一大碗,和日本的拉面真是天壤之别。
现在看着这个图,突然好想吃一口。
晚餐就这么解决了,午饭除了雍和宫地铁外的鸡肉汉堡和故宫里的快餐之外,其余几天都是在老潘他们家附近的小饭馆里吃的,味道我也非常喜欢,而且非常便宜。
宫爆鸡丁,我的最爱之一。
溜肝尖儿,老潘的最爱之一
韭菜炒鸡蛋,我和老潘的最爱之一
最后是本次北京吃之行排行榜
1、宫爆鸡丁
理由:几乎每顿午饭都吃,有一顿晚饭也吃了,毫无疑问,它应该排在第一名,因为我是个俗人。
2、爆肚
理由:口感其实和火锅里的毛肚是一样的爽。但味道和毛肚正好相反,毛肚辣而重,爆肚清而淡,沾上芝麻酱,绝了。
3、牛蛙火锅
理由:火锅本来就是最爱之一,牛蛙更是最爱之一,牛蛙火锅结合在一起,而且是那么一大包牛蛙。我总觉得应该自己放锅里去,更爽一点。
前一篇:吃完了饭到处走谁都找不到
后一篇:住在北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