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也谈清华精神(五)

分类: 感悟 |





俺喜欢清华深厚的传统,博大的精神,宏伟的建筑。更喜欢清华的沉稳,就像校园内宁静的小道似的,不张扬,有内涵。
一、清华精神的特质是融贯中西,骨髓是中华文明,兼具American Style。
二、陈寅恪提出“独里之精神,子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当为清华精神的精髓!
三、梁启超首倡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和“行胜于言”传达的精神,是清华精神的凝练。
四、梅贻琦是清华精神的编织者,他之于清华大学及清华精神的不朽贡献在于:
1、提出并践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严格遴选和延聘师资人才;
2、推行通才教育的教育理念。梅贻琦认为,大学阶段的直接培养目标应该是“通才”,不应该也不可能负担起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才”的任务,大学应着眼于为学生们通向高深而做基本训练。
3、推行“教授治校”的集体领导制度。
4、教导师生们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安心学习,等待为祖国发挥更大效用的那一天,为国家留下读书的种子。
五、清华精神包含追求卓越的精神;
六、马约翰提出并践行“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体育是培养人格的最好的工具”也是清华精神的组成部分。
清华研究院的成立和胡适之先生的建议是清华的大事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采纳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俺希望,清华不要背离自己的传统,不要违背清华精神,不要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清华学者要牢记使命,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不要妄断“中国已经全面超越美国”,以免误国误民。脚踏实地,崇尚科学,谦卑为人,扎实治学,才是清华人应有之风范。
本文引用了大量网络资料,特别是长人北京的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longmanbj)中的资料和图片,在此一并致谢!若有侵权,请告知,当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