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中国菲律宾美国台风海燕援助杂谈 | 分类: 时事 | 
 
  首先,中国表示向菲律宾提供10万美元援助的时间是11月11日。我们应该注意一个事实:11月10日上午,超强台风“海燕”在中国海南登陆,11月11日早上又在中国广西登陆。也就是说,中国向菲律宾表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中国自己正在遭受超强台风“海燕”的侵害,它对中国造成多大的灾害影响尚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顾自己也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主动向菲律宾伸出援手,在道义上无可挑剔。援助数字多少只是暂时的,因为这还要看中国自身受灾的严重程度。11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又表示,愿意根据灾情的进一步进展,考虑在己所能及的范围内向菲律宾提供进一步援助。中国政府的这些举动无可指责。
  其次,美国政府这次带头并发动盟友向菲律宾提供较大数额援助,显然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而非完全出于人道主义。众所周知,为了在南海地区给中国添麻烦,菲律宾是美国最重要的马前卒。但前不久APEC会议在印尼召开时,美国总统因国内财政停摆而没有出席,菲律宾孤掌难鸣,对美国有所抱怨,其他一些国家也对美国表示失望。借助这次台风遭灾,美国及其盟友突然高调、慷慨地援助,实际上是想修补前一阵的政治裂痕,以至于美国航母、英国军舰、日本自卫队一起出动,把救灾当成一场政治加军事的表演。
  第三,10万美元的援助数额并不能说明什么。2008年初,中国南方遭受雪灾,美国向中国捐了15万美元。2010年,中国青海玉树地区遭受里氏7.1级地震,美国向中国捐款10万美元。2012年8月,菲律宾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菲律宾政府宣布九省市进入灾难状态。那一次,美国政府向菲律宾捐助10万美元。因此,美国政府此时突然提高援助的数额,其实只是一种政治姿态。站在中国的立场来看,菲律宾近年来在美国支持下不断在南海挑衅中国,至今没有悔改的迹象。中国不计前嫌,面对菲律宾民众受到的灾害损失,积极伸出援手,这一举动值得赞赏。
 
 
注:本文刊于11月14日《环球时报》,《刘仰:中国援菲金额无可指责》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