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这段时间没有写博客,一直在想这件事。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要写,不写似乎欠了债,写博客成为了一种习惯,也成了生活的一种惯性。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写其他东西,每天休息不了多少时间,只好把博客放一放。前几天结束了。对于是否重新开始写博客,突然有了一点害怕——真的要每天都写吗?也许由于一下子写太多了,对于写字突然有了厌倦。这大概是一种惰性。在这个惰性里过了几天,还是催促自己重新开始。毕竟还是有不少想说的话,真等到哪天无话可说了,就真的不写了。
今天简单写点,算是重新开头,说点闲事。
昨天在飞机上遇到一件事。飞机乘客基本坐满了,200多人。在我的前排是一男一女两位外国人,应该是欧美人,白人,说英语,很可能是美国人。说他们是两个人还不太准确,他们还带了一个孩子。按我的经验判断,孩子没有满周岁,估计不超过6个月,很小的婴儿。小孩长得是很可爱,但是,在飞机上却有一个大毛病。
从上飞机开始,孩子就一直不停地地哭,而且哭得很大声,显然是哪里不舒服。小孩子哭,有几种可能,比方说拉屎拉尿在尿布里,不舒服,就会哭。但是,好像不是。两个多小时的飞行过程,孩子父母(姑且认定是父母)没有带孩子上过一次厕所,也没有换过尿布,我就坐在后面,也没闻到异味。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饿了,但是,也不像。飞行全程2个小时,父母没有给孩子吃的,只是在孩子哭的时候,把一个咬的玩具放在孩子嘴里,也许他们想用这种办法堵住孩子的嘴。然而,孩子还是不停地嚎哭。
对于飞机上这样人员密集的空间来说,孩子的苦闹其实是很烦人的。我不得不说,飞机上所有的乘客都很有素养,没人恶言恶语地对孩子父母提出抗议。我只听到我后面几排有一名男子稍微提高了嗓音说了一句:想想办法,别让孩子哭了。我想,孩子父母因听不懂中文,没听到这种“抗议”。我把空姐叫过来,对空姐说:能不能想想办法,帮着孩子父母解决一下孩子哭闹的问题?空姐说,孩子可能对飞机的环境陌生而害怕,没有办法。于是,两个小时的航程,除了断断续续停过几次外,全飞机的人,都伴随着孩子的嚎哭而度过。下飞机的时候,我特意多看了孩子几眼,因为嚎哭,满脸通红,鼻涕眼泪沾在父亲的身上。够可怜的。
我在想,如果是我自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会怎样?首先,如果不是绝对必要,我绝不会把孩子带上飞机。因此,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必须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旅行。他们不像是在中国工作,而真的像是旅行者。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受罪。其次,如果万不得已,一定要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上飞机,一定要提前考虑周到,如何防止孩子哭闹严重骚扰他人,比方说食物、睡觉等,要想一点有效的办法。再比如,坐头等舱,以便对孩子照顾更方便些。经济舱的座位本来就不宽敞,两名外国人身高马大,再带着一个孩子,拥挤是可想而知的。第三,实在没有办法,对于孩子哭闹给其他乘客带来的影响,父母应该向乘客们表达一下歉意,至少对身边几个座位的乘客应该有所表示,或者通过空姐向全体乘客解释一下。但是,这个孩子的父母一点表示都没有,似乎心安理得,没有任何歉意,让我觉得没有礼貌,不懂得与他人如何相处,更多只想他们自己,使得人们想多给一点同情也很难。
我不太知道航空公司对于婴儿上飞机有什么规定,可能是在什么样的年龄之下,孩子可以免票,其他没有查过。我觉得,航空公司也应该有相关的规定,或相应的措施。幸亏这只是两个小时的飞行,如果十几个小时,孩子一直这么哭闹,那就算过分了,而且,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有很不利的影响。
然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当事人。在一个陌生人组成的、临时性的高密度空间,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其实也反映了人们的素质。最常见的方式是,自己管好自己,不影响别人,等到航行结束,大家再见,从此再也没有关系。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最常见的方式,使得孩子的父母觉得,反正下了飞机以后,大家再也没有接触,这次严重骚扰别人,也不会有人知道,所以,是否要向同行的乘客表达歉意,也就显得没有必要。如果飞机上的人都是相互认识的,我想,这个孩子的父母也许会向大家表达一下歉意,否则的话,会被人长期挂在嘴边。
这两种方式其实只有一点点区别。后者,因为都是熟人,还要经常在一起,那么,影响了别人向别人道歉,有点实用主义的意思,比较像是表面化的产物。但是,不管是否认识别人,不管以后是否还要有交往,只要影响了别人,就向人们表达歉意,其实是对于自己内心的交代,而不是为了他人而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在道德问题上特别重要。道德是决定人与人关系的原则。如果只是为了别人而遵守道德,道德某种程度上是外界造成的强迫,如果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宁静而遵守道德,那是发自内心的主动。我想,这是中国传统与外国传统的一个区别。可惜,今天很多的中国人都学得像外国人一样。
希望以后坐飞机的时候,不要再遇到这样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