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2021-06-07 09:29:44)
标签:

大同市博物馆

海会殿

二佛并坐

旅游

大同

分类: 晋陕内蒙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北魏、辽金皆崇尚佛教,包括云冈石窟在内的佛教造像,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明清,绵延一千余年。除了石窟,大大小小寺院建造的佛像也是不计其数。大同市博物馆里辟有名为“梵语清音”的专题展厅,展示各个朝代的佛教造像。

北魏时期最有特色的是二佛并坐龛。“二佛并坐”在佛经上是以《法华经》为根据,但也有认为,“二佛并坐”在北魏流行还有一个原因,北魏孝文帝时期,皇太后冯氏临朝听政,冯太后希望把这样的行为从宗教上来找到一种合理依据,所以就有了二佛并坐的造像在。云冈石窟,就有很多这样的二佛并坐造像。在大同博物馆也展出了一座二佛并坐龛。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梵语清音”展厅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展出的佛像不少都是成组的,比如海会殿石雕佛像和关帝庙窖藏佛道铜造像。

海会殿为华严寺配殿,为辽代建筑,上世纪50年代拆毁,原殿内18尊造像在这里展出。造像均由玄武岩雕刻而成,结跏趺坐,面相庄严,手印各异,气度雍容,浑然天成,具有鲜明的辽金时代特征。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另外还十八罗汉造像,分别为木雕和泥塑,均为明清时代的民间造像。每一尊罗汉的姿势和表情都各异,造型生动。

关帝庙窖藏佛道铜造像,是2008年大同关帝庙修缮工程中发现的。在这座窖藏坑中出土造像57座。这批造像造型端庄,塑工精致,品相完好,具有典型明代造像特征。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另外一组八仙贺寿铜造像,也十分精彩。尤其中间的那尊南极仙翁,头顶福山,脚踏寿海,很是可爱: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五一大同行(3):大同博物馆——佛道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