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观展(31):“古代中国”常设展中的国宝

标签:
国家博物馆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邓县画像砖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旅游 |
分类: 客居北京 |
国博观展(31):“古代中国”常设展中的国宝
虽然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各有所长,在书画、瓷器等单项,国博比不上故宫、上博等,但论综合实力,国家博物馆应该还是最强的。其“实力”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古代中国”常设展。前边几篇介绍了国博的20余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除了这些“国宝中的国宝”,在“古代中国”常设展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国宝。很难一一介绍,只说几件印象最深的吧。
杨家湾兵马俑,1965年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当时出土的步兵俑、骑兵俑,以及文官、乐舞俑、杂役俑共2500多件,是汉墓出土陶俑最多的。步骑俑均排成战阵,显示出汉初国力的强盛。从这处兵马俑重现的汉初军阵形式看,骑兵已发挥重要作用,战车已不见。骑兵俑高68厘米,步兵俑高44- 48厘米,在造型手法上,艺术性难与秦俑相媲美的,但彩绘保存较好。兵俑、陶马周身彩绘,有红、白、黑、绿、黄等多种颜色。
杨家湾汉墓位于汉高祖刘邦的长陵以东4公里,专家推断应该是长陵的陪葬墓之一,墓主人很可能是汉初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中的一人。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这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件文物。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高56厘米,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这件说唱俑的造型古拙,但神态刻画惟妙惟肖,极其传神。我国传统艺术中,人物雕塑相对较弱,但其实早在汉代,人物的造型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北朝石椁,2012年日本收藏家崛内纪良先生捐赠。为北朝入华粟特人建造,用于埋葬粟特裔贵族的首领。入华粟特裔贵族好像特别爱用石构的空间作为自己死后的栖身之所,去年在山西博物馆看的虞弘墓石椁,也是粟特贵族石椁。
国博展出的这件石椁比不上虞弘墓石椁精美,但也有特点。整座石堂长2.12、宽1.25米,堂顶由歇山顶造型的石构件覆盖。正面开有方形门,门两侧各有一位守门卫士的浮雕,一位手持圆环柄长杆兵器,波浪卷发,深目高鼻;另一位深目直鼻,浓须下撇,,两手握持圆环柄短剑。石椁四壁外侧皆用阴线刻画图像,石堂四角分别刻有身穿翻领胡装、足蹬皮靴的侍卫浮雕。
邓县画像砖,南朝画像砖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图”,再就是1958年出土于河南邓县的画像砖。
南朝画像砖从工艺上看,最主要的特点是皆为模印彩色画像砖,都是预先设计,精工制作,砌缝紧密;从内容上看,有车骑出行场面、孝子故事、珍禽异兽等;从艺术上看,构图简练、线条流畅、富于变化,其人物造型颀身丰腰,姿态生动,具有南朝人物画“秀骨清象”的特征。
国博展出的邓县画像砖有20多块,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颇为壮观。具体看每块画像砖,更是韵味无穷。虽然是具有立体感的浮雕,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幅幅线条灵动、神韵十足的线画佳品。
中国绘画相比于西方绘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线条的运用。某种程度上,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南朝传世名家的绘画真迹,几无流传,这些无名画师、工匠共同创制的画像砖图案,再现南北朝时期画师们出神入化的运用线条能力。
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在整个国博古代中国展中,这是我最喜欢的文物,没有之一。人们看文物,首先当然是看其珍贵,但文物珍贵、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高,并不一定可爱可亲。但这件彩绘武士浮雕,不但珍贵,而且可爱可亲,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喜欢。
古代石刻雕塑并不少见,但很少有如此颜色鲜艳、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不但造型生动,而且遍施彩绘,色泽艳丽。武士身着戎装,顶盔贯甲,立于牛身之上,肩和头部卧一只凤凰。武士手握宝剑,剑尖指向卧牛口中的荷花。看其形象刻画,膀大腰圆,怒目圆睁,双眉倒立,威风凛凛。
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的“身世”也很有传奇色彩,石刻本为一对。1994年地处河北曲阳的五代时期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被盗,位于甬道处的两件石雕被偷运出境。其中一件突然于2000年出现在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被依法索回。另一件浮雕武士石刻也被大收藏家安思远先生无偿捐献给中国。这对石刻回归后,均收藏于国博,在“古代中国”常设展展出的这件为栖凤踏牛武士,另一件盘龙踏鹿武士,则很少露面,据说色泽更加炫目。王处直墓出土的其它浮雕石刻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墓地则已回填保存。
海晏河清燕耳尊,全称为“粉彩描金海晏河清燕耳尊”,是乾隆皇帝为圆明园海晏堂特别定制的,后来流失,辗转由国博收藏。
国家博物馆的宋元、明清部分展出了很多瓷器,但总体来说,国博的瓷器收藏逊于故宫。一个例证是,在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故宫有4件北宋瓷器,而国博没有。但国博的瓷器也也其特色,首先是成体系,从早期青瓷、白瓷到明清官窑,很完整地展现了中国瓷器发展史。此外,也其展品中也不乏精品,比如这件海晏河清燕耳尊。
海晏河清燕耳尊通体施霁蓝釉,呈宝石般的深蓝色。瓷尊近底处,以粉彩为饰;口沿、肩颈和腹部均描有本金彩线纹、叶纹、缠枝莲纹。深沉的霁蓝釉再施金彩,更显浑厚、端庄。
尤为特别的是,尊身的左右饰白釉海燕双耳,俏皮可爱,在明清官窑中很少有这样的造型。
海晏河清燕耳尊的烧制、着色、上釉等方面都达到了官窑瓷器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展示了瑰丽灿烂的中国瓷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