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2020-01-31 09:10:48)
标签:

西樵山

冬菇石

九龙岩

湛若水

旅游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早上8:00起床,8:30出发乘地铁到天河客运站,上午9:20的客运大巴到西樵镇。以前在广州东站客运站坐过两次车,发现大巴从广州东站出发后,都要到天河客运站载客,然后再正式出发,那就不如直接到天河客运站坐车了。

10:30抵达西樵,和上次一样还是换乘樵16公交车到西樵山景区北门。买门票进山,先坐景区旅游车到山上的换乘站,再坐车到四方竹景区。

上次来主要是看了西樵山西北片的白云洞、天湖以及南海观音等,这次是要“补课”,游览上次没到的石燕岩、翠岩。昨天做了半天功课,定下今天的攻略:坐游览车到四方竹,然后开始步行,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石燕岩—无叶井—翠岩—下山。

四方竹景区是因为四方竹得名,一进景区就看到四方竹。仔细观赏,竹子的枝干还真是方形的,不是很粗壮,虽然纤细,但通直不弯,婷婷玉立。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除了竹园,这里还植有大片茶花。别的地方茶花应该是在春天开放,但这里的茶花已经绽放,一朵朵艳丽缤纷,花姿绰约。在季节看到茶花,也是意外之喜。

景区内还有宝峰寺遗址。宝峰寺建于明初,曾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但后来被毁,现仅存断墙残壁。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宝峰寺遗址旁有一处墓地,是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霍韬夫人区氏墓。墓地上下分三层,三面有护墙。碑居中,碑后墓冢垒成园拱形。墓碑刻有“皇帝御祭”等字样。霍韬是南海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

四方竹景区的东边就是通往九龙岩的入口,先是很长的一段木栈道,然后是更长的石栈道,穿行在山谷之间。沿途分布有紫姑井、九龙岩、湛子讲学岩、湛子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紫姑井是两眼水井,井前建有方亭,从“紫姑井”的名字就知道附会有一段传说。

九龙岩是一处独特的岩石景观,石壁曲突蟠屈,有天然孔洞,婉转相连,也称九孔岩。其成因是,西樵山本是一个死火山,这一片是火山岩,在火山爆发吋溶岩浆含有大量的气体与水份,遇冷固化吋因气体与水使岩浆形成多个孔洞,千百万年来经风蚀不断作用扩展而成。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九龙岩侧,有“湛子讲学岩”。湛子,即湛若水,增城人,明正德至嘉靖年间曾在西樵山设院讲学,这个地方便是湛若水当年讲学的地方。岩石上刻“湛子讲学岩”,落款正德丁丑。

讲学岩往下,还有一个“湛子洞”。其实并非山洞,而是两崖交会之处,陡峙如门。崖壁刻“湛子洞”,当年湛若水领弟子在这里讲学活动。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昨天刚到江门拜谒白沙先生祠,了解到陈白沙与湛若水的师承关系,今天到西樵山就看到湛若水的讲学遗址,似乎也是缘分。

沿着山谷继续往下走,路边有一奇石,便是西樵山的一处著名景观:冬菇石。真的像一棵大蘑菇,惟妙惟肖,像极了。冬菇石无根,与周边岩石岩性不同,是山上火山沉积岩在自然力作用下滚动到溪涧,根部受到水的冲刷作用,而顶部长期受球状风化作用而形成。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在九龙岩景区,沿栈道一路往石燕岩方向走,走出山谷,转到山间盘山道,能看到山下大片的鱼塘。西樵山一带在历史是珠三角“桑基鱼塘”最典型的地区,自古丝织业就十分发达。

桑基鱼塘将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智慧。但现在,鱼塘依旧在,但桑树种植基本上已经看不见了。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再游西樵山(1):四方竹、九龙岩、冬菇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