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2019-08-17 08:50:15)
标签:

台山

梅家大院

汀江圩

侨圩

旅游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  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梅家大院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当地梅姓华侨及侨眷建设,占地面积80亩,建了108栋二、三层带骑楼的楼房,总体格局呈长方“口”形,中间围出一个长方形的空地,供集市摆摊售货,也就是当地所说的“墟”(“圩”)。

在侨乡台山,有多处类似的“侨圩”,保存最为完整或者说知名度最高的便是这个梅家大院。而其知名度则是来自于10年前大火的电影《让子弹飞》,电影里不少重要场景都取自这里。电影热映,带火了开平碉楼,也带火了这个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整个建筑群一看就知道是有着严格的规划,全圩的所有骑楼均面向中间的广场,环绕四周,底层铺面皆深10英尺、高14英尺,骑楼下的人行道为12尺,由公所统一铺设三合土路面。至于各家的层高和立面建筑,则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兴趣爱好自由处理。这使得全圩建筑整齐划一,但又不失个性。

这些骑楼总体是西式风格,但由于楼主侨居国家不同,审美取向各异,所以建筑风格也丰富多彩,一楼都是骑楼走廊,二楼和三楼有的以希腊和罗马式的柱廊形成内凹的过廊,有的则凸出方形或弧形的阳台,而屋顶则表现为形式各样的山花。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建筑原貌依然保存较为完整,只是不少房屋已经墙体斑剥。特别是因为房主大多数都不在国内,年久失修,让建筑多了几分沧桑。

梅家大院可以说与开平碉楼一样,都是近代华侨文化的“标本”,是侨乡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一般游客来这里都是冲着建筑来的,其实在建筑背后,还能看到华侨带来的股份制这一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

汀江圩是当地侨眷与商人以股份制的方式集资建设的,原拟100股,后实拟104股,其中梅姓52股。当年的汀江圩,实质上就是一个商贸市场,采用了股份制的方式,在当时应该说是很先进的资本运营方式。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台山侨踪(上):“侨圩”标本梅家大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