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2019-03-14 09:24:47)
标签:

江门

五邑

华侨

锦鲤

旅游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在江门参观了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是著名的侨乡,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有“五邑”之称。

看了这个博物馆,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华侨在海外的成就和对家乡建设的贡献,而是第一代华侨漂洋过海闯天下的艰辛。那个时候出洋闯生活,可不是今天的出国,那是在搏命,面对的完全是一个未知的未来,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到达大洋的另一边。小时候有部电影《海囚》,讲的是清末“卖猪仔”漂洋出海的悲惨故事。从展览中看到,一百多年前江门人就是这么被“卖猪仔”的。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东南沿海有很多地方都是侨乡,但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近代最大的移民潮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持续数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正在逐渐废除,美洲澳洲出现用工荒,加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发现金矿,掀起了“淘金热”,接着美国修建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开凿巴拿马运河以及开发中南美洲和东南亚都需要大批劳动力。在这个背景下,沿海大批民众以所谓“契约华工”的方式移民海外,实际上就是被卖猪仔去金山做苦工。

据统计,18401876年国内移民到美国的华侨有15万—17万人,其中五邑人士就有12万人;加上到美洲、澳洲以及东南亚的五邑移民,总人数估计超过20万人。时至今日,江门本地人口400多万,旅居海外的五邑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也有400多万,有了所谓“两个江门”之称——“海内一个江门,海外一个江门”。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今天,出国是件光鲜的事,但当年远涉重洋的淘金梦是从血泪和艰辛开始的。熬过了海船上的黑暗岁月,到达大洋彼岸后,不论是淘金、修铁路,还是在种植园,都超负荷地劳作,几乎没有医疗机构,不断有人饿死、累死、病死的劳工。在博物馆有一座“加华丰功碑”的模型,是加拿大政府与温哥华地方政府合建的,纪念的就是当年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和二战华裔军人。

而当华侨在当地站稳脚跟后,便开始源源不断地为祖国、为家乡做贡献。不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抗日战争,还是家乡建设、改革开放后投资兴业,华侨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还有意外的收获,在博物馆外正在进行锦鲤大赛,看到一个个大塑料桶里游动的大锦鲤。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锦鲤,有六七十厘米长,说是在市场上这么大的锦鲤能卖到几十万元。锦鲤大赛的冠军,更是能卖到二三百万元的天价。

前些天“锦鲤”在网上意外爆红,但江门养锦鲤可不是赶热点,而是有传统的,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唯一的“锦鲤之乡”称号。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