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740
  • 关注人气: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2019-01-31 08:10:23)
标签:

罗定

龙龛岩

龙龛道场铭并序

武则天造字

旅游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在罗定苹塘镇,看到一篇美丽田园。这里是喀斯特峰林地貌,不同于山水画般的漓江,也不同于万峰耸立的峰林,平塘的喀斯特山峰是坐落于一片金黄的稻海中,强烈的色彩对比,有着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力。

万亩良田,阡陌纵横,峰林环绕,延绵数十里,蔚为壮观。几年前,这里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确实实至名归。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喀斯特峰林中,溶洞众多,其中有一个名为龙龛岩,因为保存有一幅著名的的唐朝石刻《龙龛道场铭并序》,而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龛岩是耸立于稻田中的一座孤峰,峰岩底部有溶洞,向山体内蜿蜒百米,如巨龙穿山而过,故名龙龛。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这个洞本身就是很美的景点,因为没有打出各种迷幻色彩,让人可以看到溶洞的本来面貌。参观那些作为景点开发的溶洞,总是打着五颜六色的灯光,千篇一律,看多了就没有新奇感。

早在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宁县令陈普光就在这里开辟佛教道场。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泷洲(即今罗定)陈集原为道场撰写《龙龛道场铭并序》,镌刻在岩洞右壁。

《龙龛道场铭并序》石刻距地面约3米,宽约1.1米,高约0.8米,全文1238字,楷书阴刻,每字约方寸大小,笔法遒丽,有北碑风格。但这幅石刻最主要的价值并不在于书法,而在于内容乃至于文字本身。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龙龛道场铭并序》是广东现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有“岭南唐刻在世,屈指最古龙龛铭”之称,对于研究隋唐宗教史以及盛唐时期岭南经济社会历史都有很高的价值。尤为难得的是,这篇铭序中使用了15个武则天新创的文字,其中一字全国仅见。

武则天称帝时期,摩崖和碑刻不多。目前,在全国发现有敦煌莫高窟柱国李公旧龛碑、广西有智城碑、云南有刺史王仁求碑、新疆有万岁通天造像,以及罗定龙龛道场铭,这5块碑刻有武则天颁行的用字。而这五处都地处边疆,也许正是由于边陲僻远,才能保留至今。

   走进龙龛岩溶洞,可以看到这幅珍贵的石刻,但由于石刻位置较高、字体较小,很难看清,没有专家指点是找不出哪些字是武则天新创的字。在洞外有专门的介绍,比如“埊”为“地”字,由山、水、土三字组成;她创的“人”字,则取“一生”为“人”之意。

以前了解武则天造字,只知道那个著名的“曌”字,这次又学到了新知识。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罗定古今(下):龙龛岩武则天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