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2018-12-12 09:01:25)
标签:

汉口

中山公园

张公亭

受降堂

旅游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来到武汉,有半天空闲,乘地铁到汉口中山公园。来中山公园当然不是逛公园,而是来寻访半个多世纪前老武汉的旧日时光。

武汉中山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早在1910年,有汉口“地皮大王”之称的大资本家刘歆生建了一座私人花园,因为位于其宅邸以西,故称西园,这便是中山公园的前身。

1927年西园收归公有,准备扩建成“汉口第一公园”,后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公园定名为汉口中山公园,于19291010日开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这不但是武汉最早的公园,也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很多汉口人的回忆,都说中山公园是他们儿时记忆的一部分。

汉口中山公园的设计师是由英国留学归来的建筑家吴国柄,公园里陆续修建了一批园林建筑,成为中西合璧的城市公园。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公园风貌与当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公园里的一些建筑都已不在,但还是留下了不少历史建筑,见证了汉口现代城市乃至历史风云的变迁。

走进公园大门楼,便是一座假山,名为棋盘山。棋盘山始建于1913年,原名狮子山,1928年公园扩建时改名为棋盘山,用太湖石和片黄石堆砌而成,有好几条石阶小道蜿蜒而上,构筑精巧,跌宕有致。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棋盘山东边有一座小桥,名为双龙桥,建造于1930年,日军占领期间被毁坏。2001年重修,双龙护栏用全铜制作,头角峥嵘,气势不凡,乃公园一景。

公园里一座小山坡上有一亭,名深秀亭。这座亭是在1928年拟建国耻亭的旧址上建立的,所以亭廊题有楹联为“此亭乃国耻遗址,是处有壮士情怀”。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四顾轩,建于1935年,以花岗岩砌成,有西式拱券和爱奥尼式石,是体现公园西式风格的园林建筑之一。

张公亭,建于1933年,为纪念张之洞而建。张之洞督鄂十余年,积极兴办洋务,开创了汉口、武昌近代化的历程,在武汉留下了很多纪念他的建筑。前次来武汉,在武昌蛇山参观了抱冰堂,就是给张之洞建的生祠。

张公亭是西式风格,造型为园形,有意大利式的穹顶,由中山公园的设计师吴国柄设计。亭内有一楹联:借汝朝南座北景,住余种豆得瓜人。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抗战胜利时,华中战区受降仪式也是在中山公园进行。1945918日,第六战区司令部在公园内的张公祠举行受降仪式,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接受日军第六方面军冈部直三郎大将投降。张公祠后来便被称为受降堂,建于1942年。这是一栋外形挺普通的平房,现在里边复原了当时受降仪式的场景,还有简单的图片历史陈列。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受降堂旁边立有受降碑,石碑不是很大,正面刻“受降纪念碑”,背面刻:“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率属二十一万签降于此”,落款:“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蔚如题。”但这块受降碑是复制物,原碑陈列在受降堂内。

汉口中山公园以孙中山得名,但却一直没有孙中山铜像,直到2009年树立了孙中山与宋庆龄双人铜像,据说这是全国首座孙中山与宋庆龄双人雕像。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大武汉(35):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张公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