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2018-11-30 08:53:57)
标签:

蛇口

袁庚

赤湾左炮台

招商局

旅游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深圳蛇口招商局大厦旁边,靠近海湾有一个小广场,立着袁庚的塑像。这位令人尊敬的改革先驱,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是个不可或缺的标志性人物,对于蛇口来说,更是开创者和奠基者,被公认是“蛇口的灵魂”。据说在他不久前去世时,不少民众自发来到这个小广场点起蜡烛表达哀思。

袁庚雕塑与莲花山上的小平雕像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大步流星阔步向前的姿态,我想创作者想表达的正是改革先驱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附近的希尔顿酒店其实也是蛇口改革开放的一个“地标”,蛇口希尔顿酒店的前身的蛇口南海酒店,建于80年代,当初是因为南海油田开发,蛇口住了很多老外,需要配套的生活设施。南海酒店不仅是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而且是全国第一家以“酒店”冠名的五星级酒店。看到资料说,这在当时也是一个“突破”,因为内地叫“宾馆”,“酒店”是香港的叫法。

当年南海酒店的主体建筑是现在希尔顿酒店的南翼,风帆状的外形,在今天看上去也很别致,可以想象在30多年前,这样的造型该是多么的就“前卫”。

在不远处还停靠这一艘游轮“明华号”,奇特的是,游轮不是停靠在海边,而是在一个被各种建筑包围的不大的湖面上,多少显得有点突兀。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特地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明华轮是停泊在海上的,但由于近20年不断填海,使得这一片地带已经由大海变成了陆地,原来真正在海上的“海上世界”变成了陆地上的“海上世界”。看到网上说,这艘明华轮还有不寻常的来历。这艘游轮是法国造,上世纪70年代越南排华, 1973年周总理亲自过问,买了这艘游船,将侨胞接回祖国,并在深圳成立华侨农场进行安置。明华轮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就一直停靠在蛇口,改革开放之处“华丽转身”,变成海上游乐中心。

19841月邓小平考察深圳,曾登上“明华轮”,并题写“海上世界”。明华轮也因此成为蛇口改革开放的又一个“地标”。

更著名的地标当然是那个闻名天下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在标语还在那个路口,路口前还辟了一个小广场,名为“时间广场”。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蛇口当仁不让觉得是自己的“主场”,所以他们专门设了一个改革开放蛇口纪念馆。确实,说起中国改革开放40年,蛇口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做出了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去看了位于蛇口的赤湾左炮台,是这两天在手机地图山发现的一处古迹。

赤湾左炮台位于蛇口半岛的鹰嘴山上,始建于康熙年间,最初有左右两座炮台,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左炮台。据记载,赤湾左、右炮台共有生铁炮6门,“佛郎机”炮12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布防珠江口,重修赤湾炮台。炮台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是珠江口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如今的左炮台是上世纪80年代修复过的,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入口在炮台北面,炮位在南面的高台上。高台台基的花岗岩缝间,爬上了榕树的根须。一棵巨大的榕树甚至就长在炮台城墙上,树根深深地扎在墙体里,巨大的树冠遮蔽着古炮台。

炮台旁边有个小广场,立有一尊林则徐全身铜像,塑于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1985年。百年前的伶仃洋,曾是国人的伤心地,但今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地。鹰嘴山下就是蛇口港,透过茂密的树丛,能看到港口的巨大的吊机和船舶。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蛇口,改革开放的“地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