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2018-10-14 08:04:03)
标签:

张家口

大境门

大境门长城

大好河山

旅游

分类: 津冀鲁豫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一带的长城是明成化年间修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而大境门则修筑于清初。大境门内外,两山魏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这一段长城便是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大境门坐落于两山之间,是一座砖砌拱门,以条石为基础,两边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

大境门门楣上镶嵌石匾,上书“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为大境门增添了气势。这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察哈尔督统高维岳1927年题写的。几年后抗战爆发,“大好河山”的题额,连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都成为国人难忘的抗战记忆。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城门内侧有一个夯土墩,据考证是北魏时期的烽火台。

很有意思的是,在距大境门约百米远的地方,长城上还开了一个高不足3米、宽1米多的“小城门”,门上的匾额刻着“西境门”,因其低矮俗称小境门。

小境门开设于明万历年间,早于大境门两百余年。当时为什么建这么一座在体量上与宏伟的长城完全不匹配的小城门,据说是为了防止北面的蒙古骑兵大举入侵,所以让这座城门 “高,人不能骑马;宽,只能二马并行”。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万里长城关隘众多,但大境门是长城关隘中十分特殊的一个。其特殊不仅在于其地势之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的军事价值,更因为其商贸交流价值。

隆庆五年(1571),明朝与蒙古俺答汗部达成互市协议,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和议后,在宣府、大同等地设立马市,宣化府的马市就在张家堡北五里处。不久,明朝在互市地建新堡,取名“来远堡”。

来远堡就在大境门内侧,现在建筑基本已不存,只有部分旧城墙残垣。在隆庆和议之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京西最大的互市之所。

康熙年间,内地商人持理藩院发给的执照可前往库伦(今乌兰巴托)与俄商贸易,库伦随之成了中俄两国商人贸易的地点,而由张家口大境门通往库伦的商道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著名的“北方茶马古道”。内地的绸缎、布匹、米面、纸张、砖茶、瓷器等,通过这条张库大道,与草原牧民交换回马、牛、羊、皮张,与俄国人交换回毛呢、毛毯、银器等。张家口也因此繁盛一时,成为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和皮毛集散地。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张家口行记(3):大境门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