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访“国保”(上):北岳庙

标签:
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五岳旅游 |
分类: 津冀鲁豫 |
曲阳访“国保”(上):北岳庙
很难得有个小长假,前几天就做好功课,利用这几天时间开车出游一趟。选择的路线是北京——曲阳——石家庄——赵县——井陉,河北是文物大省,有很多国保可看。
上午快10点出发,查路况,六环塞车严重,改走五环,再换京台高速、京昆高速,下午2点多才到曲阳。先后参观北岳庙、修德寺塔。
来曲阳前很不解,北岳恒山位于晋北,为什么北岳庙在曲阳?在北岳庙看了历史陈列,解开我的谜团。
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在西汉逐渐确定以嵩山为中岳,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天柱山为南岳(隋之后改为衡山),恒山为北岳。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五岳中的“北岳恒山”并不是现在位于山西浑源的恒山,而是河北曲阳的大茂山。直到在明朝末年,才改浑源玄武山为恒山,但秩祀仍在曲阳,至清初顺治年始改祭岳于浑源。
曲阳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时期,大约是公元500年前后,历代沿袭成制,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均在此遥祭北岳恒山。北岳庙在唐、宋、元、明、清各代均进行过维修重建,现存建筑既有元代、也有明清时期的,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是历朝历代祭岳的“官方”庙宇,所以北岳庙规模宏大,在南北中轴线上,分布有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和德宁之殿。
御香亭,是皇帝举行祭祀大典之前更衣的地方,建于明嘉靖年间,新中国建立后大修,保存完好。很别致的是,这座更衣之所,没有建成普通的殿宇样式,而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亭式建筑,三层檐,琉璃脊,内外檐柱各八根,四面设券门,玲珑俊俏,别有风味。
凌霄门内是一个面积很大的院落,正中是飞石殿遗址,飞石殿相传为纪念陨石降于曲阳而建,清末被烧毁,现仅存殿基。
最北端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德宁之殿,重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重檐庑殿顶,规制很高,且建筑雄伟,为国内现存最大的元代木构建筑,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价值。
大殿通高25米,面宽9间,进深6间。建筑在石砌的台阶之上,周围有白玉石栏杆,殿堂前有高大的月台,殿四周出廊。
大殿两壁壁画尤为珍贵,东侧为《云行雨施》,西侧为《万国显宁》,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但实际上应该是宋元画家仿吴道子的作品。
壁画画面完整,布局疏密得当,绘画技艺精湛,所绘人物多达73人,最高者达3.3米,线条流畅自如,旗幡衣带,随风飘逸,形态优美。东壁《云行雨施》中的巨龙,形体蜿蜒,四爪苍劲;西壁《万国显宁》中的“飞天之神”钟馗,相貌狰狞,横枪倒戈,若腾云驾雾,为德宁之殿壁画的代表作。
历朝历代祭岳留下了很多祭文碑刻,以及历朝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墨宝,使得北岳庙内碑碣林立,现存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国经幢137通,真、草、隶、篆、行各体俱备,既有史料价值,也是书法艺术珍品。其中有苏轼任定州知府时留下的《中山松醪赋》、韩琦《大宋重修北岳庙之记》等,都是名碑。
北岳庙内还有一个小型的雕刻艺术馆,陈列了多件古代石雕作品,“唐代石灯”、“宋代普贤象座”等,都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