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30):八七会议旧址

标签:
黎黄陂路汉口巴公房子八七会议旅游 |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
大武汉(30):八七会议旧址
黎黄陂路上还有两处在中共历史有着重要地位的旧址。一处是中央机关旧址,由一座坐西向东的三层红砖洋房及其副楼构成。
2013年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筹建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内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复原陈列和“中共中央在武汉”专题陈列。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不但包括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还包括左右隔壁的两栋建筑:唐生智公馆和怡和洋行公寓。
唐生智公馆建于1913年,是一幢三层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白色洋楼。屋顶左右两座罗马式穹顶塔楼。1926年冬,唐生智率北伐军攻入武汉,入住此楼。
怡和洋行公寓位于街角,建于1919年,原为英商怡和洋行高级职员的住宅。房屋外形很别致,外墙呈梯形台阶状。
八七会议会址,为一栋三层的西式楼房,建于1920年,原是英国人建造的公寓,名为怡和新房,一楼是商店,二、三楼为住房。当时,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卓莫夫就住在二楼,“八七”会议便是在洛卓莫夫的住房内召开。建国后,通过大量的调查考证工作,确认此处即为八七会议旧址。进行修缮后,建立了八七会址纪念馆,邓小平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门匾。
纪念馆布置有“八七会议历史陈列”,复原了八七会议会场,再现了八七会议的历史。八七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1927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在这危急时刻,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这里召开紧急秘密会议,纠正和结束了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武装反抗的总方针,会议撤消了陈独秀总书记职务,选出了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首的中央临时领导机构。毛泽东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并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党史上,八七会议是由第一次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