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2017-10-17 08:39:34)
标签:

橘园美术馆

马蒂斯

德朗

毕加索

旅游

分类: 欧洲游记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橘园美术馆里,除了印象派就是现代派了。20世纪早期现代派绘画主要就是野兽派和立体主义,代表性的画家也都在橘园美术馆的收藏之列。

野兽派“开宗立派”的大师就是马蒂斯,与此前的印象派不同,马蒂斯不是光和影来描绘事物,而是更多地运用色彩,他自己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马蒂斯偏爱用平涂的画法,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有人评价他的画,将平面色块在画面中组合,产生音乐般的节奏。在橘园美术馆看马蒂斯的作品,确实有这样的感受。

马蒂斯以前还知道,而野兽派另一位代表性画家德朗,我甚至没听说过,实在是孤陋寡闻。在橘园美术馆地下展厅,一下楼梯,迎面便是德朗的一幅大画《黄金时代或狩猎》。将德朗放在展厅最醒目的位置,可见其地位。

乍一看《黄金时代》,觉得是一幅装饰画,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油画,没有景深、没有光影、没有透视,只有色块,在冷灰色的基调中,用亮色表现出动物与人。这正是德朗的风格,这是他最大尺寸的作品,用这样一种朴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黄金时代”。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看到有介绍说,德朗受非洲艺术的影响,在这幅画中就充分的体现。陈丹青在他的《局部》中对德朗很是推崇,说他“横跨野兽派与立体主义,有些画比毕加索、马蒂斯还要耐看”。

还看到德朗的两幅肖像画保罗 纪尧姆先生肖像、纪尧姆夫人肖像。保罗 纪尧姆是巴黎年轻的画商,他最早发现了德朗,并在1916年为德朗举办了艺术生涯的首个个展。保罗 纪尧姆还收藏了大量印象派和现代派画作,他去世后其遗孀嫁给另一个收藏家瓦尔台尔。橘园美术馆后来正是接受了他俩的收藏。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德朗所绘的纪尧姆夫人肖像,也是其最负盛名的肖像画之一。有意思的是,展厅里还有另外一幅保罗 纪尧姆先生肖像,是另一位野兽派画家凡东根的作品。可见保罗 纪尧姆在当时跟野兽派艺术家的交集很多。

以前知道野兽派,但几乎没看过他们的画。在有限的几次观赏西画的经历中,主要被印象派大师吸引了。这次在橘园美术馆欣赏到野兽派,是个意外的收获。

按照美术史的说法,野兽派的巅峰也叫20世纪最初的短短几年时间,到1908年已趋消沉,随后登场的便是立体主义和毕加索。

橘园美术馆有多幅毕加索作品,以前知道的毕加索,就是立体主义,包括2012年在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观看的《格尔尼卡》。这次看到的几幅毕加索,却呈现了更丰富的艺术风格,领略到立体主义之外的毕加索。

特地查了一下资料,有文章将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分为多个时期,包括早期的蓝色时期、粉色时期,中期的立体主义,后期的超现实主义等。橘园美术馆展出的毕加索作品,就体现了他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作于1905年的《红色背景下的裸女》、作于1906年的《拿梳子的女人》,从色调上看就是典型的粉红时期的作品。从他早期的作品来看,脱胎换骨于西方油画传统的毕加索,其实是有着深厚的造型功力。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拿手鼓的女人》,橘园美术馆的官网在介绍这幅作品时称之为“装饰立体主义”,认为“闪烁的色彩”是这幅画的中心,将紫红色、黄色、榴红色和绿松石这几种极不和谐的颜色放在了一起。

还有一幅静物画,是典型的立体主义作品。在立体主义的世界里,物象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重新组建成新的空间的新秩序。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说实话,看过很多立体主义的画,直到今天让我理解起来仍有难度。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巴黎看画记(5):橘园美术馆里的现代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