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与苏轼

标签:
惠州惠州西湖苏东坡王朝云旅游 |
分类: 南国纪行(两广海南) |
惠州西湖与苏轼
到惠州先乘船游览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全国各地的“西湖”确实多,百度一下,“西湖”条目下有31个。名气最大的当然是杭州西湖,我去过的还有福州西湖等。来之前不知道惠州也有西湖,并且是与杭州西湖“最相似”的西湖。而让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似”的,就在于两个西湖曾与同一位大诗人相关连——苏东坡。
苏轼曾两度为官杭州,疏浚西湖,留下了六桥烟柳的苏堤,更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
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贬谪惠州,便让惠州西湖名扬天下。惠州西湖本名丰湖,流寓惠州刚刚三个月的苏轼据说在一次醉后顺手写下“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把丰湖写成西湖,后来干脆将错就错,又写下“西湖食荔枝”等诗句,由此,惠州的西湖之名逐渐叫响。
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比,确实太相似了:杭州西湖有苏堤,惠州西湖也有;杭州西湖有孤山,杭州西湖同样孤山。而这一切都源于苏东坡。
惠州西湖大门走入,便是一条长长的湖堤。此堤始建于北宋,苏东坡到惠州时已损毁,他倡议修堤建桥,把自己官服的“犀带”也捐出来,这道长便被后人称作“苏堤”。
惠州西湖有小山,宋时山有栖禅寺,时人称栖禅山,后因四面环水,俨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名“孤山”。苏东坡侍妾王朝云便葬于孤山,近年又在孤山建苏东坡纪念馆,冠以“孤山苏迹”之名,集中展示了苏东坡寓惠期间的史迹。
王朝云生于钱塘自幼沦为歌妓,东坡出任杭州通判期间,将她买来给了夫人做丫头。朝云进入苏家后,东坡教她学字识文,成为他的红颜知己,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二年纳她为妾。苏东坡流放惠州时,已年近花甲,而朝云才30岁出头,她千里相随。可惜的是朝云在惠州不幸病逝,苏东坡将她葬之于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中,墓前建有“六如亭”,东坡撰联于此:“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嘉庆年间六年(1801年),惠州府守伊秉绶修朝云墓,补书苏拭所为墓志铭。刻石现在保存在墓地旁边,原文为:
苏文忠公朝云墓志铭
苏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麤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篮是依,如汝宿心,惟佛止归。
旁边的苏轼纪念馆陈列内容不算丰富,看到苏轼诗集中有一首赠朝云的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这首诗还有这样一个引言,其中写道:“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一样,都是地处市中心,惠州西湖风景秀丽也不逊于杭州西湖,湖面比杭州西湖还要大不少。有个鸟岛,众鸟云集,栖息枝头,蔚为壮观。
我们住的惠州宾馆就在西湖苏堤旁的一个小岛上,对面便可见耸立于孤山上的泗州塔。
泗州塔始建于唐朝的古塔,是西湖最古建筑物。明代塔毁先是改建为亭,后又重建为塔。自古便是惠州名胜。
西新桥,位于苏堤之上,与苏堤一起由苏东坡倡议建造,所以也叫“苏公桥”。当时桥用柚木筑成,坚如铁石。后曾多次重修,现桥1983年修筑,是一座精巧的五孔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