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2017-02-22 09:03:12)
标签:

坪坦风雨桥

通道

旅游

飞山宫

怀化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普济桥所在的平坦村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侗寨,既有一般侗寨都有的鼓楼、门楼、风雨桥、飞山宫、萨玛坛,还有别的侗寨少见的孔庙、南岳庙等。南岳庙是道教里供奉南岳大帝的,侗寨虽然也有道教崇拜,但更多的是多神的自然崇拜,专门的南岳庙很少见。孔庙就更是汉族儒家文化的代表,在别的侗寨是没有的。孔庙、南岳庙的建筑样式也与寨子里的侗家木屋截然不同,青砖黑瓦马头墙,而在侗乡是很少见到这样的徽派建筑的。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孔庙、南岳庙能出现在平坦村,体现了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奇妙交流。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在当年水运发达的过去,坪坦村是湘桂边界古商道上的一个重要商贸物资集散码头,那时山外的“洋货”全由洞庭、沅水水道逆流而上,千里水运到了这里,就得上岸改为力夫肩挑运往桂北。因水运商贸之利,不同文化在这里交融,也就有了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平坦村的鼓楼,就在村口,紧挨着南岳庙。这座鼓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五重檐四角攒尖顶。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鼓楼旁边有萨岁坛,比刚在芋头侗寨看到的萨玛坛大多了。是用平整的小石块堆砌在一起,形成一座两米多高的石圆柱,前面有祭台。据说这是全国侗寨中最大的萨岁坛。

寨子里还有飞山宫,这是纪念“飞山太公”杨再思的。杨再思是唐末五代靖州飞山蛮首领,他设立10峒,使“飞山蛮”进行兴盛时期,其势力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后来,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广思其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湘西通道(6):平坦村,汉侗文化的包容与共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