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2017-01-25 10:26:37)
标签:

黔城

黔阳古城

节孝祠

戴笠

旅游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火神巷拐个弯就是文庙。1938年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特警训练班就设于此地,50年代被占用为为粮库,今已仅存四周围墙。后来在芙蓉楼陈列馆前看到了从文庙移过来的至圣遗像碑、储水防火用的太平缸。“至圣遗像”是那个时代官方颁布的孔子“标准像”,这块画像碑刻于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太平缸是用大块的青石板拼制,也有着精致的石刻图案。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在文庙不远处分别有正女坊、节孝坊。“正女坊”,是清雍正年间旌表“正女”廖姑的。正女坊现在已经被砌到一所房子的墙壁之中,门口有“廖氏家祠”的牌子,或者当年这个牌坊就是廖氏家祠的大门。当年牌坊的石构件、包括刻有“正女坊”三字的横额、碑文都嵌在墙壁上。从石刻碑文看,这位被称作“正女”的廖姑,就是一位从一而终的节女。

节孝坊看起来挺新,应该是重修的。节孝坊和节孝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黔阳知县龙光甸、黔阳县教谕黄本骥二人倡修,表彰黔阳县妇女之节孝者。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

节孝祠为“工”字形窨子屋,正堂门楣上悬挂匾额,书“为妇女劝”四字,门口对联为:“汉晋隋唐五代元明后纲常何鉴,蒙回释道三生几季还节孝我来”。正厅中堂“节孝”,两侧对联:人间节为贵,天下孝为先。宣扬的都是节孝思想。当年,这里祭祀牌位有黔阳历代孝子、义士、节妇、烈女21人。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节孝坊、正女坊与文庙相邻,其实正是古代千百年道德教化的暗喻。文庙是传习儒家经典、祭祀圣人之所,而节孝坊、正女坊则是儒家道德伦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具象化。这正是黔阳古城的文化价值所在,别的地方也许只保存下孤零零一座文庙或者一座牌坊,但黔城保存下来的却是完整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机理结构”。

在民国时期,节孝祠先后成为国民党县党部、县参议院、《黔阳民报》社等机构的办公场所。19383月,戴笠在湖南临澧县筹建临澧训练班,为了给刚成立的中央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后来的军统)培训骨干力量,称作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人员训练班。 当年冬天,训练班迁到黔阳,培训班人员分别驻扎在黔阳古城内的万寿宫、文庙、节孝祠等处。戴笠本人的临时住所就在节孝祠的左厢房。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特务沈醉当时也在这里做过教员。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所以现在节孝祠被辟为“戴笠与军统黔阳特训班陈列馆”对外开放,戴笠住的厢房也做了复原展出,但很简陋,细节也经不起推敲。几个房间里还布置了相关的陈列,主要是文字介绍与照片,介绍了抗战时期军统特训班的情况。当时,特训班的学员挑选的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要学习密码术、侦察、监视、爆炸、摄影、驾驶、射击、政治和外语(通常是英语和日语)课程。从1939年到1945年,包括黔阳特训班在内的几个单位培训了1.3万名情报、行动、电讯和游击战专业人员,应该说为抗战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在古城西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节孝坊遗址,仅存部分红砂石碑及浮雕画像,也已被砌到墙面之中。这座孝子坊旌表的是明末一个名叫危阶的男子,他带着老母亲躲避战乱,路上老母受到惊吓后得了重病,临终前很想吃肉而他实在没办法搞到肉,危阶便割股侍母。后其母去世,危阶守墓三年。还抚养杳无音信的兄长之子,周恤亲邻。清雍正六年黔阳县县令王光电上奏其事,奏请祭祀,后奉旨表彰,入孝子祠。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黔阳古城(2):文庙、节孝祠、正女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