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坪古村(下):古驿道、唐代古井、节孝坊

标签:
怀化荆坪古村旅游湘西五通庙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荆坪古村(下):古驿道、唐代古井、节孝坊
五通庙前有一条傍溪而行的古驿道,用青石铺就。这条古驿道当年是重要的湘黔通道,民国后才逐渐萧条。古驿道边矗立着七棵古重阳树,据说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我也没仔细看是不是。
走进村子里,村子整体上不是很古老的感觉,有很多新房子,夹杂了一些老房子,其间不少文物级的遗存。
唐代古井,井口呈圆形,直径不到1米。井壁用石砌成,由于提水绳索长年累月的摩擦,井口周围留有几十个很深的凹槽。凹槽最深处超过10厘米,十分少见,这是真正历史的年轮。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考证说从这些凹槽的深度看,这口古井的历史应该有两千年以上。
古井已千年,至今仍四季泉涌。前些年专门建了一座亭子,亭子正中便是这口千年古井。
节孝坊,建于乾隆五年(1728年),为了表彰潘氏族人潘浚之妻李氏而建。李氏嫁到潘家仅10年就做了寡妇,养育了4个孩子,都成为朝廷命官。在其63岁时,朝廷敕建“节孝坊”。
牌坊用的红砂石雕刻,坊上书有“节孝”二字,坊顶有“双龙抢宝”的浮雕。节孝坊横梁上刻有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浮雕人物画。
这位李氏是潘仕权的婶娘。潘仕权是荆坪古村历史上所出的最大的人物,古村介绍上称之为乾隆帝的启蒙老师。百度一下,对他是这么介绍的:“清代清代琴家、占卜学家。附贡生出身,乾隆六年(1741年)考补天文生。精于象数,曾任太常寺博士,纂修《占书》,兼掌选试博士。同时又是著名琴家,曾著《大乐元音》七卷,并有琴曲作品《四牡章》、《鹊巢章》、《越裳歌》。卒年72岁。”
村里还有潘仕权故居遗址,故居原来的规模肯定很大,但现在只剩下几堵残墙。
荆坪古村还有文昌阁、德经坊等建筑遗址,没有一一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