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23):昙华林(中)——花园山、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崇真堂

标签:
昙华林花园山崇真堂旅游 |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
大武汉(23):昙华林(中)——花园山、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崇真堂
圣家大堂坐落在花园山南麓,往东再往北,就绕到了花园山的北麓,从这里有石阶可以上到山顶。
花园山是坐落在武昌老城区东北角的一个小山包,明初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建治武昌,后来朱桢的第五子朱孟炜又被封为崇阳靖简王,王府就设在此处,所以叫崇府山,因为是王府花园,也叫花园山。
19世纪60年代,各国教会开始进入武昌,在花园山周围、昙华林一带盖教堂、建学校、办医院,各种风格的西式建筑纷纷落成,使得这一区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城区的面貌。
花园山山顶上也是一座教堂,名为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建于1888年。嘉诺撒仁爱修女会1806年创立于意大利,1868年应明位笃主教邀请,派遣教会人员来汉。1888年在此创建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分院,开办育婴堂、教理班等公益事业, 1948年宗教活动终止。
这座礼拜堂体量不大,在我见过的教堂中属于“袖珍型”的,属古典主义建筑,单层砖木结构,入口台阶上有罗马式门廊,墙面装饰朴素典雅。
教堂背后有一座小型天文台遗址,这是天主教武昌监牧区监牧、美国传教士艾原道在1930年修建的,1938年武汉沦陷时被毁,仅余残垣。我去的时候,正好一群摄影师在这里创作。
花园山山脚下也是一栋欧式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主任牧师的府邸,有着漂亮的斜坡屋顶,加上尖尖的老虎窗,是北欧建筑的典型特征。现在成了一个咖啡馆,很有情调。
与牧师楼隔街相对的是瑞典教区,大概是准备进行维修,门口拦着不让进去。
花园山与瑞典教区之间的这条街道便是昙华林的核心,街道两旁保存有不少老宅子,如北洋水师将领翁守谦旧宅等,经过整修都成了一间间特色店铺、咖啡馆、酒吧。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给这条街留下的气质,如今被重新发掘,成了大武汉的一处文青集合地。
在昙华林的西头也有一座教堂:崇真堂。这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堂,由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兴建于1864年。不是那种常见的宏伟的教堂建筑,为一层砖木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两坡屋顶。平面为拉丁十字形,门窗采用二心尖券和彩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