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2016-06-02 09:56:24)
标签:

首义公园

湖北省立图书馆

蛇山

旅游

李书城故居

分类: 巴蜀荆楚(川渝鄂)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湖北省立图书馆坐落在蛇山南麓。湖北省立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但并不在现在这位置。现在这幢图书馆建于1934年,1936年落成。在清末,张之洞就创办公共图书馆,在全国也是开风气之先。而1930年代建造的这栋新大楼,更是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是我国近代文化教育建筑的典范作品,因而在前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立图书馆坐落在蛇山南麓,建筑正中为三开间三层的主楼,东西两翼为狭小长窗的二层建筑,北面四层是书库。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建筑采用中式的大屋顶和现代建筑结合的造型,中部主楼前廊有4根大圆柱通贯一层与二层,则是歇山碧瓦、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大屋顶下施斗拱,檐下书“东壁灵光”匾额,墙面上饰有祥云、飞龙、凤凰等雕塑图案。整体风格为新旧交融、中西合璧。

湖北省立图书馆的设计师缪恩钊,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留学,与武汉大学的总设计师、美国人开尔斯,是麻省土木工程系的同学,两人大概互相借鉴,所以省立图书馆与开尔斯设计的武大图书馆风格类似,都是当时新材料、新技术与中国传统形式相结合的典范。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湖北省立图书馆落成不久,抗战爆发,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武汉成为战时首都,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设在这幢楼里。

由省立图书馆东侧便是上山的步道,整个蛇山南麓都是首义公园的范围,分布了很多与武昌起义有关的纪念设施、名人故居等。

由省立图书馆往东,有两座名人故居:李书成故居与高亚鹏故居。

李书城,湖北省潜江人,1905年在东京参与筹备同盟会,并成为首批会员。武昌起义爆发后李书城随黄兴来武汉参加阳夏保卫战,任战时总司令部参谋长。其胞弟李汉俊是中共的创党元老,中共一大会址、位于当时上海法租界望志路的那座石库门建筑,便是李书城李汉俊两兄弟在上海的寓所。大概也是因为与中共这层渊源,解放后李书城受到中共高层很高的礼遇,受邀出席了开国大典,还出任了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位于蛇山南麓的李书城故居是两栋相连的二层楼房,白色外墙,样式很简洁,这是李书城1932年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时的寓所。

高亚鹏故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一栋造型很漂亮的西式洋房,旁边牌子上介绍说是“德国乡村别墅风格”。高亚鹏是民国时期武昌首富之一,在网上也查不到更多的信息。

大武汉(1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近代文教建筑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