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9):摩崖石刻

标签:
衡山旅游南岳祝融峰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南岳衡山(9):摩崖石刻
在祝融峰下边的开云亭盘山公路折弯处,有一块不大的空坪上,立着一座五角形的石亭子,横额刻“开云亭”三字,是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熊式辉题刻。开云亭旁,凿有一个半月形的水池,名“月池”。
开云亭旁的石壁上,密密麻麻有很多摩崖石刻,有宋哲元1938年题留的“诚真正平”,有国民党元老邹鲁1937年题刻的“雍容大雅”,有爱国高僧智园在抗战胜利后题刻的“重见天日”,还有“大好河山”、“应自惭愧”、“撑起南天”、“秀出群峰”、“起止住行”等。
这些石刻中有多幅是抗战时期所刻。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临时大本营从武汉迁至衡山,从1938年11月到1944年2月在衡山先后召开了四次南岳军事会议。尤其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确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政治重于军事,民众重于士兵,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方略,是抗战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后,国共两党合作举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南岳也是历代帝王封祀名山,同时还是道教、佛教名山,所以山上到处都有题壁勒石,书体篆、隶、楷、行、草俱全。有统计,衡山现存摩崖石刻不下400处。开云亭旁边的这块石壁是较为密集的一处。
在福严寺旁的石壁上也有多幅石刻,其中有“杌陧萦怀”四个大字,为国民党元老李烈钧题刻。特地查了一下,“杌陧”的意思是倾危不安的样子,看来这也是抗战时期国难当头李烈钧心情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