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湘东南(2):汝城濂溪书院

标签:
汝城濂溪书院周敦颐郴州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湖南) |
行走湘东南(2):汝城濂溪书院
到汝城的第一站就是参观濂溪书院。以“濂溪”为名,自然是因濂溪先生周敦颐而建。周敦颐是道县人,曾任桂阳(就是今天的汝城)县令,“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更重要的是,他就是在这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这也成为汝城人的骄傲。南宋即在此建濂溪祠,明嘉靖年间在濂溪祠基础上,增构讲堂、学舍,建起了濂溪书院。
目前这座书院,系清嘉庆年间重新。书院背倚青山,建筑不算很大,没有层层叠叠的好几进,只是两层砖木结构的房子围合成一个院子,朝院子的内侧有回廊相连。院子不大,倒也精致。门前有石鼓、石门槛,皆为旧物,石门槛正面雕有一条跃起的鲤鱼,当是寓意“鲤鱼跃龙门”。
进门后,院子中间立有周敦颐雕像一座。雕像背后即书院正殿希濂堂。书院楼上楼下的屋子现在被辟为展室,既有“周敦颐生平陈列”,也有“理学源流”的展览。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朱熹谓之“上承孔孟,下启程朱”。他是在出任南安司理参军时(南安即今天的江西赣州南康县),收程颢、程颐兄弟为弟子。后来也正是二程继承并光大了他的思想,再经朱熹的集大成,使理学成为宋之后历朝历代的官方哲学思想。
可周敦颐虽然开创了宋明理学,但其著作并不多,流传下来哲学的只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两篇。为世人熟知的《爱莲说》也只有短短119个字,但字字珠玑,堪称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