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2014-01-22 17:02:39)
标签:

昆明

云南大学

东陆大学

会泽院

李维恭

分类: 多彩云贵(滇黔)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从翠湖公园的北门出去,走不远就是云南大学。在当下中国的大学排行榜上,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大学早已排不上前列。但倒退几十年,云大可也是国内响当当的著名学府,90年的历史更是为美丽的校园留下了众多“有故事”的老建筑。

走进大门,迎面便是长长的台阶,登上台阶就能看到老云大的主楼:会泽院。大楼以云大的创建人唐继尧的家乡“会泽”命名,是1922年云南大学创建之初就兴建的。云大创建时并不叫云南大学,而是东陆大学,这个校名来自于唐继尧的别号“东大陆主人”。1934年,学校才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会泽院由云南籍的建筑师张邦翰设计,云南紧挨着已沦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加上张邦翰本人也曾留学法国,所以会泽院有着明显的法式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只有两层,外墙白色石块与红砖相间,古朴大方。在是东陆大学建校后的第一栋建筑,见证了云大90年的发展历程。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昆明,会泽院两次中弹,但屹立如常。直到今天,会泽院仍然是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云大校徽也是选取会泽院的图案。

楼前95级台阶,据说寓意《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会泽院正门前的刻着“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八个大字,这是云大精神的概括,正好嵌入了云大校园内的两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会泽院和至公堂。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至公堂在会泽院的背后,是过去贡院的核心建筑。云南大学是在原来贡院旧址“贡院坡”创办的,但早先的贡院建筑大部分都已不存。至公堂是明清时期云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林则徐就曾在此主持过云南乡试。在明末清初,这里还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所以一度成为南明王朝的军政中枢。云南大学时期,至公堂成了学校的礼堂, 1946715闻一多先生著名的《最后一次yanjiang》即在此进行,当天在回家的路上即遭杀害

眼前的至公堂看起来很新,是1988年按原样落架重修的。这是一座古代大殿式的建筑,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正有很多老人在殿前的空地上晨练打太极。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在至公堂的旁边还保存了一排古色古香的两层楼,这是当年贡院的考棚“东号舍”。贡院原先的号舍就几百间,但现在只保存下这一排屋子了。这个考棚,与至公堂一起,是云南明清贡院仅存的两栋建筑遗迹。

会泽院附近还有几处文物:

风节亭:贡院内原来就建有风节亭,意在勉励读书人砥砺风骨品格,崇尚气节操守。明朝末年,一位叫王锡衮的官员就在这里展示了自己的风骨气节。王锡衮是云南禄丰人,官至吏部尚书。崇祯十六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明亡后,出家财、募义勇,拟勤王抗清,被云南土司沙定洲囚禁于贡院。此期间,写下《风节亭恭记》,表达了誓死报国的决心。永历元年四月,遇害于至公堂。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1925年东陆大学建校后在会泽院东侧重建八角亭,1944年复毁,1995年按原貌再建风节亭。

李维恭烈士纪念碑。李维恭是大理白族人,1944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从军,到陈纳德的飞虎队担任翻译。1945521牺牲在中国抗日最后一战——湘西会战的芷江保卫战中,时年仅25岁。

云南大学特地在校园里为李维恭烈士建了纪念碑,碑下埋着烈士生前的军服及徽章。校长熊庆来亲自题词“岘首同高”,并且动情地赋诗一首:“烽火卢沟一夕惊,同仇敌忾志成城;黉宫投却班超笔,胜利偿君不朽名。”纪念碑后被毁坏,2006年重修。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昆明史迹(5):云南大学百年文脉(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