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下):王国维纪念碑·清华主楼

标签:
清华清华学堂北京旅游 |
分类: 客居北京 |
清华园(下):王国维纪念碑·清华主楼
除了建筑,在大草坪周边还分布了两处珍贵的文物:
王国维纪念碑:王国维沉湖自尽两年后,清华国学院师生于1929年募款立了这座纪念碑。石碑正面是“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背面碑文是陈寅恪所撰: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ziyou,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duliziyou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duli之精神,ziyou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碑文后署名是:“义宁陈寅恪撰文、闽县林志钧书丹、鄞县马衡篆额、新会梁思成拟式、武进刘南策监工、北平李桂藻刻石”,这个“名单”中,陈寅恪、林志钧、马衡、梁思成都是大师级的学者,如此郑重其事地把他们的名字刻在这块石碑上,表达的也是他们对于王国维的景仰。
日晷:频频出现在各种清华图片上,算得上是清华大学的LOGO之一。放置于大草坪南端的日晷,本是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在日晷底座上,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
清华现在把“行胜于言”认定为校风,而其校训则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校训来自于梁启超1914年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以《周易》中的“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师生,奋发图强修身养性。此后,学校即将此八字尊为校训,铸入校徽。
从大草坪建筑群往东,清华校园呈现出另一种风格。西边是中国传统园林与西式古典建筑的结合,而东边则是以苏式建筑为主体,尤其正对东门的清华主楼,据说模仿的是莫斯科大学主楼,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整体呈倒“凹”字型,巍峨大气,体量庞大。总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米,在1960年代初,这算是十分巨大的建筑了。
从二校门到大草坪,再到大礼堂,算是清华校园西部的中轴线。而从东门到主楼则算是校园东部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两侧分布着法学院、美术学院等,包括因为朱镕基长期担任院长而著名的经管学院。
恐怕也只有面积超过6000亩的清华能拥有如此“奢侈”的东西两条轴线。不过,虽然建筑风格迥异,可清华东区与西区的建筑在色调上却是统一的,都以灰色为主,在低调中透出秩序。但不知道为什么,新建的建筑群音乐厅、新清华学堂、清华校史馆,却是砖红色的色调,打破整个校园色调的统一,像个暴发户似的杵在校园东西区结合部,很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