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司分析 |
有个朋友说,在A股韭菜多,策略优于长期持股。如果长期持股不动,就是把自己放在大资金的位置上,放弃了小资金的优势。我深以为然,但我不太懂策略,所以没办法,还是以持股为主。
银行股:基本面不怎么样,但其实也不太差,只是经济不好,下滑预期大。目前主要是持有兴业、南京、重农商。重农商烂便宜,0.6pb,其实核心资本充足率比较高,不良率也还好,准备继续从兴业和南京行搬砖过去。股价表现确实不好,但作为防守,没什么可挑剔的。毕竟经济不好,股市低迷,保命要紧。
老板电器:业绩实在是好,核心持股之一,但是仓位这么重,也不适宜再加。当然是涨成这样的,不是故意的。继续持有就是。
五粮液:估值低,行业弱反转,现金流好。持有。
盛运环保:持有,就目前手头的合同数量,就算市场把它当做公共事业股,以后也不拿新的合同,全部投产以后的利润,相对现在股价也有安全边际。如果今后两三年高成长期,市场当它成长股,还有不少空间。公司提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扣非净利润2016-2018分别不低于4亿、5亿和6亿。如果16年不低于4亿,那17年就不会是5亿,起码也是7到8亿吧,这是合同分布决定的。行权价格10.23元,比现价9元还高一些。
中国宏桥:持有,估值够低,外币借款一次性损失,也置换得差不多了。唯独铝价不知道什么时候反转,但现价也安全。
未持有:
长盈精密,一度持有。在24元左右,董事长声称股价被低估,增持了几笔。2015业绩可能在8毛到9毛,2016估计增速40-50%。我总觉得过于乐观,首先2016是否能够达到,其次即使达到,17年也是不行了,危险。它的优势就是CNC加工手机金属背壳,但是比亚迪实力比它强得多,比亚迪失去三星这个大客户之后,转投华为,而华为本来是长盈精密的大客户,现在长盈精密只能转投一些屌丝机了,比如vivo、小米等等,这是其一;其二,才弄了一大堆的CNC机器,现在又出来了压铸工艺,虽然压铸工艺良品率低,但是成本更低。
总体上这行业不好,首先对于个别企业缺少护城河,比较同质化;其次技术更新快,就算领先也保持不久,必须不断的追赶。有点利润都买了设备,设备很快过时,一堆的折旧;最后,下游太强势,被吃得死死的。刚开始需要你上产能的时候,下游出高价,让你不断扩产;一旦产能上来,加工费就不断降低,毛利率一路下滑。2015年长盈精密正是如此。
浙江医药:数年微利,但是维生素小品种都涨了,就看ve涨不涨。ve四大巨头全球垄断,供给端很难收缩,确实很难涨价。一个重磅新药很可能马上就要拿到生产许可,现在股价不高,事件套利机会,但是终究是不懂医药,没敢买。
奥瑞金、永新股份:奥瑞金,给红牛做包装罐的。pe大概20出头,利润增速30%。乍一看还可以,可惜70%营收来自于红牛,而且连年如此。红牛现在是高速成长期,一旦减速呢?而且市销率有点高,pe不高是因为毛利率和净利率高。毛利率几乎是行业平均的2倍,红牛给的,如果它不给了呢?公司明确表示,未来两到三年没有扩产计划,产能分布基本合理。说明红牛之外,缺少增长空间。扩张以并购为主,这个效率就低了,一般要付出溢价,还有标的质地和并购后的协同问题。永新股份,奥瑞金买成了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增发以对抗之。也是个事件性套利机会,可以进去等奥瑞金抬轿子。但是永新股份股价强势,经历了三轮股灾还是2014年底的2倍多点,市盈率31,五年来利润基本持平。本身太贵,不敢买。
宝信汽车:港股,要约收购套利,可以一试。
兴达国际:烂便宜的港股,可惜轮胎子午线,行业太烂,而且它做的是低端的货车替换胎为主,经济不好,货车开工率不足。行业产能过剩。而且历史roe一直上不去。观察吧。
建涛股份:覆铜面板,化工,物业。覆铜面板马马虎虎,化工不行,物业有一些,主要潜力在于在建和待建部分,比已有的大得多。但是有不确定性,时间成本也高,不知道要多久。烂便宜,观察吧。
葵花药业:据说成长性很不错,但2015的业绩看不出来,也许2014上市,15年要还账吧。观察。
还有一堆观察的港股,慢慢来吧。民生港股已经换到重农商,pb上重农商更低一些。民生的资产质量实在是太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