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是股东走进万华化学现场问答(转载)
(2013-08-16 19:46:27)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分析 |
化工显然不是我这个文科生容易吃的饭。不过了解一下也不错。
问:万华化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从追随者转变为领跑者,在这种背景下,万华有哪些新的战略布局?如何保持行业高利润率的持续增长?
答:众所周知,中国企业能够长期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并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公司比较少,而万华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并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除了自身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持。因此,万华始终心怀感恩,在符合国家社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诚信经营,赢得社会的尊重。
目前,从整个行业来看,万华在业内口碑非常好,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长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兼顾上下游、确保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争取长期利益的最大化,持续为股东创造丰厚、优质的回报。
问:目前,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市场上MDI的价格也出现一定的波动,特别是下游,氨纶市场价格领涨,那么,万华如何维持产品价格?
答:产品价格遵循价值规律,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影响。目前,全球MDI发展状况非常好,全球开工率高达90%,比正常值70%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该行业的朝气和活力。当前MDI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同国际市场是持平的,我们作为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价格回归理性。到明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MDI价格会维持稳定。
关于氨纶,它只是纯MDI下游的一个分支。纯MDI下游有很多应用,包括浆料、鞋底原液、氨纶、TPU等,单一产品对价格的影响很小。今年由于内需增长,氨纶需求量增加18%,而过去两年市场增量不足,导致目前供不应求,引起一定的价格上涨。但是,万华作为负责任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我们要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会损害下游利益。
问:作为投资者,一个很关心的问题就是投资与收益的回报,以及投资风险。那么,万华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万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规避风险?
答:目前,万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产品赢利单一化(主要是MDI)和赢利区域的集中化(主要集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非常关注,也是我们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的原因所在。
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从2001年起,就开始全球化布局。目前,万华化学战略区域布局已初显国际化雏形,国内在烟台、宁波、北京、上海、珠海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已逐渐成型;国外如美国、荷兰、日本、印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均设有法人公司和办事处;2011年,万华实业收购匈牙利老牌化工企业——博苏化学,目前正在加紧管理整合和文化融合,整合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还计划在美洲建立生产基地,努力打造亚太、南北美洲、EMEA(欧州、中东、非洲)区域优势,为全球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为解决赢利产品单一化问题,我们也在积极研发新的产品。目前正在建设的万华烟台工业园涵盖异氰酸酯、石化产品、涂料和特种化学品四大产品集群,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异氰酸酯扩展到涵盖多种异氰酸酯、多元醇等聚氨酯全系列产品,同时进入丙烯酸及酯等石化产品领域、水性涂料等功能性材料、特种化学品领域。未来,随着宁波工业园二期技改的完成和烟台工业园建成投产,万华化学异氰酸酯总产能将达到180万吨/年,石化产品将达到150万吨/年,功能性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将超过30万吨/年,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聚氨酯、石化产品、功能性材料、特种化学品供应商。所以,目前我们也提出了实现“两大转变”的目标,即从中国万华向全球万华转变,从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转变,从而使万华收入由百亿提升到千亿。
问:万华一直强调创新,那么,未来万华在创新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划?
答:创新是万华发展的灵魂。万华的发展有三大战略驱动力——技术创新、卓越运营和优良文化,一直以来,我们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也收获颇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全国创新企业前三强等,都是对我们创新工作的有力肯定。
今后,我们的创新工作将紧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从产品供应商发展为综合化学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从大宗原料生产向专业化、定制式的小众化产品方向转变。同时,我们会更加关注材料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更多具有较大客户粘性的产品。
问:目前,万华化学有多项投资,资产负债率也有所提高,达到62.31%,未来,为保证企业健康持续运营,是否有新的融资需求?
答: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烟台工业园一期投资280亿元,而实际由于钢材价格下降,节约不少资金,实际投资只需210亿元。万华化学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38亿元,同比增长56.32%,实现营业收入99.76 亿元,同比增39.32%,加上折旧后自有现金流约30亿元,所以,不存在融资的压力。当然,我们也在时刻关注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资本市场转好的情况下公司不排除在二级市场融资。
问:据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我们了解到,万华化学单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公司业绩增速环比有所下滑,那么,作为投资者如何保持对万华化学的投资信心?特别在投资与收益的问题上,万华化学给予股东的回报情况如何?
答:万华化学2001年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当时万华以每股11.28元人民币发售4000万股,募集资金4.5亿元,自上市以来,万华化学累计已向股东发放现金分红约60亿元。13年来,如果当初中小投资者投入100股,1128元,那么到目前市值已达4.6万元,年复合增长达30%,回报率超过40倍。可以说,万华化学是目前中国表现最出色的上市公司之一。
问:走进工业园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园区非常整洁、干净,而且毫无异味,特别是员工精神面貌很好。所以,我想问一下,万华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理念。
答:大家现在所在的宁波工业园从2003年8月8日打下第一根桩,至今刚满10年,今天正好是工业园建设10周年。在工业园建设之初我们就提出建国际一流精品工程的目标,为此,我们引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在安全环保和精益工程方面做到深入人心。也因此,宁波工业园在2007年入选全国环境友好工程,这也是当年唯一一家入选的化工企业。
在企业文化方面,我们一直致力创建“受社会尊敬、让员工自豪、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公司”。特别是让员工自豪,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人性规律,了解员工的需求。目前,中国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即重视人的价值。人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感召、吸引、留住、培养员工正是万华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万华近年来有很多80、90后员工,宁波万华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6岁,对待80、90后要更注意沟通、理解,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公司的免息房贷、集体婚礼等深得员工喜爱,而这种喜爱又化为了他们工作中的动力和感恩奉献的精神。万华在2009年、2011年、2013年连续三届荣获翰威特最佳雇主,这充分说明员工对我们的认可。而在万华多年的发展中,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务实作风,以及感恩文化也通过一些列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原文地址:我是股东走进万华化学现场问答(转载)作者:财智力量
烟台万华,化工行业,虽然跟踪了挺长时间,但是目前我还是搞不大懂。
------------------------------------------------------------------------------------------------------------------------------------
8月8日,由上交所组织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系列活动”第十站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工业园举行。50多位中小投资者和媒体代表现场参观公司展厅和工业园,万华化学董事长丁建生、总裁廖增太、常务副总裁寇光武、宁波万华总经理周喆、副总裁华卫琦等领导悉数出席会议,并就投资者和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以下是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问:万华化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从追随者转变为领跑者,在这种背景下,万华有哪些新的战略布局?如何保持行业高利润率的持续增长?
答:众所周知,中国企业能够长期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并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公司比较少,而万华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并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除了自身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持。因此,万华始终心怀感恩,在符合国家社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诚信经营,赢得社会的尊重。
目前,从整个行业来看,万华在业内口碑非常好,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长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兼顾上下游、确保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争取长期利益的最大化,持续为股东创造丰厚、优质的回报。
问:目前,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市场上MDI的价格也出现一定的波动,特别是下游,氨纶市场价格领涨,那么,万华如何维持产品价格?
答:产品价格遵循价值规律,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的影响。目前,全球MDI发展状况非常好,全球开工率高达90%,比正常值70%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该行业的朝气和活力。当前MDI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同国际市场是持平的,我们作为负责任的行业领导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价格回归理性。到明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MDI价格会维持稳定。
关于氨纶,它只是纯MDI下游的一个分支。纯MDI下游有很多应用,包括浆料、鞋底原液、氨纶、TPU等,单一产品对价格的影响很小。今年由于内需增长,氨纶需求量增加18%,而过去两年市场增量不足,导致目前供不应求,引起一定的价格上涨。但是,万华作为负责任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我们要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会损害下游利益。
问:作为投资者,一个很关心的问题就是投资与收益的回报,以及投资风险。那么,万华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万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规避风险?
答:目前,万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产品赢利单一化(主要是MDI)和赢利区域的集中化(主要集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非常关注,也是我们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的原因所在。
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从2001年起,就开始全球化布局。目前,万华化学战略区域布局已初显国际化雏形,国内在烟台、宁波、北京、上海、珠海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已逐渐成型;国外如美国、荷兰、日本、印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均设有法人公司和办事处;2011年,万华实业收购匈牙利老牌化工企业——博苏化学,目前正在加紧管理整合和文化融合,整合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还计划在美洲建立生产基地,努力打造亚太、南北美洲、EMEA(欧州、中东、非洲)区域优势,为全球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为解决赢利产品单一化问题,我们也在积极研发新的产品。目前正在建设的万华烟台工业园涵盖异氰酸酯、石化产品、涂料和特种化学品四大产品集群,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异氰酸酯扩展到涵盖多种异氰酸酯、多元醇等聚氨酯全系列产品,同时进入丙烯酸及酯等石化产品领域、水性涂料等功能性材料、特种化学品领域。未来,随着宁波工业园二期技改的完成和烟台工业园建成投产,万华化学异氰酸酯总产能将达到180万吨/年,石化产品将达到150万吨/年,功能性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将超过30万吨/年,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聚氨酯、石化产品、功能性材料、特种化学品供应商。所以,目前我们也提出了实现“两大转变”的目标,即从中国万华向全球万华转变,从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转变,从而使万华收入由百亿提升到千亿。
问:万华一直强调创新,那么,未来万华在创新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划?
答:创新是万华发展的灵魂。万华的发展有三大战略驱动力——技术创新、卓越运营和优良文化,一直以来,我们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也收获颇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全国创新企业前三强等,都是对我们创新工作的有力肯定。
今后,我们的创新工作将紧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从产品供应商发展为综合化学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从大宗原料生产向专业化、定制式的小众化产品方向转变。同时,我们会更加关注材料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更多具有较大客户粘性的产品。
问:目前,万华化学有多项投资,资产负债率也有所提高,达到62.31%,未来,为保证企业健康持续运营,是否有新的融资需求?
答: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烟台工业园一期投资280亿元,而实际由于钢材价格下降,节约不少资金,实际投资只需210亿元。万华化学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38亿元,同比增长56.32%,实现营业收入99.76 亿元,同比增39.32%,加上折旧后自有现金流约30亿元,所以,不存在融资的压力。当然,我们也在时刻关注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资本市场转好的情况下公司不排除在二级市场融资。
问:据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我们了解到,万华化学单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公司业绩增速环比有所下滑,那么,作为投资者如何保持对万华化学的投资信心?特别在投资与收益的问题上,万华化学给予股东的回报情况如何?
答:万华化学2001年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当时万华以每股11.28元人民币发售4000万股,募集资金4.5亿元,自上市以来,万华化学累计已向股东发放现金分红约60亿元。13年来,如果当初中小投资者投入100股,1128元,那么到目前市值已达4.6万元,年复合增长达30%,回报率超过40倍。可以说,万华化学是目前中国表现最出色的上市公司之一。
问:走进工业园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园区非常整洁、干净,而且毫无异味,特别是员工精神面貌很好。所以,我想问一下,万华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理念。
答:大家现在所在的宁波工业园从2003年8月8日打下第一根桩,至今刚满10年,今天正好是工业园建设10周年。在工业园建设之初我们就提出建国际一流精品工程的目标,为此,我们引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在安全环保和精益工程方面做到深入人心。也因此,宁波工业园在2007年入选全国环境友好工程,这也是当年唯一一家入选的化工企业。
在企业文化方面,我们一直致力创建“受社会尊敬、让员工自豪、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公司”。特别是让员工自豪,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人性规律,了解员工的需求。目前,中国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即重视人的价值。人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感召、吸引、留住、培养员工正是万华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万华近年来有很多80、90后员工,宁波万华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6岁,对待80、90后要更注意沟通、理解,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公司的免息房贷、集体婚礼等深得员工喜爱,而这种喜爱又化为了他们工作中的动力和感恩奉献的精神。万华在2009年、2011年、2013年连续三届荣获翰威特最佳雇主,这充分说明员工对我们的认可。而在万华多年的发展中,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务实作风,以及感恩文化也通过一些列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前一篇:五粮液半年报粗略印象
后一篇:[转载]火你就排,火大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