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股民的三大误区

(2012-10-30 05:45:57)
标签:

转载

分类: 投资生涯
老生常谈谈谈谈,实在找不到啥新意了但也不需要新意,也许投资是最不需要创意的一个行当了。
原文地址:股民的三大误区作者:紫蝶

                                      股民的三大误区

                                          文/紫蝶

 

   一、看重高增长、忽略高ROE

      如果你委托老王投资理财,老王去年为你赚了10万元,今年为你赚了15万元,较去年增长率高达50%,并承诺明年为你赚30万元,较今年增长率高达100%;三年累计为赚55万元。

     如果你委托小李投资理财,小李去年为你赚了100万元,今年为你赚了90万元,较去年增长率为-10%,并承诺明年为你赚95万元,较今年增长率仅为5.55%,三年累计为赚285万元。
     那么你会选择老王还是小李为你投资理财呀?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既能维持高净资产收益率,又能达到高增长,这不是更好吗?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我们要知道,拿出100万元赚上50万元或许容易,如果拿出1个亿再赚上0.5亿元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基数一旦增大,赚钱的难度就相当的困难,其表现就是Roe无法维持原先的水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红或者回购就是明智的选择,将基数降下来从而保持Roe不降下来。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丢增长率保Roe就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永远增长的公司,树不会长到天上去,却可有长期维持高Roe者。波克夏投资公司则是长期维持高Roe又保持增长的特例,那是因为它都投资在高Roe的公司,拿着子公司上缴的股息又继续往外投资,一路繁殖,所以也能维持高增长。
 
    二、看重获利、忽略亏损
    许多人之所以看不上债券独钟情于股票,就是认为股市能给自己带来暴利,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我不否认股市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暴利,但这样的胜利成果你能否保得住可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比如牛市可能会给你带来100%的利润,但不要忘记,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不经意间熊市就会不期而至,如果你在熊市亏损了50%,这还不算很残酷吧,那么你自己算算,两年下来你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呀,是不是又回到起点呀?而中国股市往往表现为牛短熊长,结果几年下来你能不亏本就已很不错了,君不见股市中少数人赚钱、大多数人亏钱的现象已经是触目惊心的事实了!
    而如果我每年能稳定获利那怕是比较少的利润,再将利润再投入,复利增长也是很可观的。
    所以格雷厄姆教导巴菲特的投资秘诀是:“第一,不要亏损,第二,牢记第一条”,而不是“第一,要获利,第二,牢记第一条”。
    推荐豹豹写的一篇文章《复利的错觉》,你就会明白在股市一时获得暴利是可能的,但时间一长就归于平淡了。
 
    三、看重股价、忽略股息
    假设我花了100元购买一家公司的一股股票,这家公司每年分给我股息30元,那么5年下来我获得150元现金返还,净赚了50元,在这5年中无论股价怎么波动对我没有任何影响,那怕股价一路下跌,到第5年末股价归零对我有什麽损失呢?在我眼里,这一股股票就是我获得股息的凭证而不代表交易凭证。更进一步说,如果你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小股东,该公司股票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你无法交易转让赚差价,那么你是不是会很在乎这张股票会为你带来多少股息呀?所以,如果上市公司能高分红,我更希望股价下跌,这样我就可以多买一些这样的股息凭证。
    我认识一个人,他曾经被动员购买了一家地方城商行的内部职工股,因为这家城商行没有获得上市的机会,所以他无法转让而一直持有到现在。他同时也自己在做股票投资。我们聊起股票时,他感叹道,他那张无法上市的股票已经为他带来好几倍的股息收入,不仅让他收回了当初的投资,还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这几年频繁买卖已上市可交易的股票却让他亏损累累,也许是这张可上市交易的股票从来不分红,所以希望通过交易赚差价,可悲呀!
    更可悲的是,那张每年付息的股票因为无法上市交易看不到股价,股息又比较高,让他很安心;相反,那张没有股息来源而可上市交易的股票,每天的股价波动牵动着他的神经,让他心神不宁、疲惫不堪!
    所以说股息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的股利政策能给我们带来稳定的盈利预期,而股价波动却是不可控,无法预测的。
 
    我选一家公司的股票,更看重其高ROE(前提是低负债)、高股利、低PE,原因就在于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