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发股份阶段总结

(2012-06-05 11:4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公司分析
最近建发股份一路大跌...我已经习惯了。该公司在房地产板块上涨的时候市场总是忘记它是半个地产股,可是市场下跌的时候又想了起来...唯一遗憾的是仓位重了点儿,搞到现在不好补仓了。不过反正我也没现金了,不是么?

其实去年就对建发股份做了一些调研,不过我总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股价上涨或者持平的时候置之度外,下跌的时候才想起要复核企业的基本面...

简单的说说吧。

公司的负债率奇高,对应的是土地储备也出奇的庞大——当然,是对应公司的销售规模。建发股份头上的控股集团,也就是建发集团是福建四大国有集团之首,地头蛇一名,因此建发股份的土地储备一大半都在福建省内。其它的土地储备,包括楼盘,也基本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都很少,一线城市只在上海有一个项目,而且已经结算了。这么做不知道是实力所限还是有意为之,如果是有意为之,那么管理层确实有先见之明,就像万科和恒大07年底就开始转向三四线城市进军一样。

我一直担心的就是公司的房地产业务,没想到受到的冲击反而不大。去年的任务顺利完成了,看财务报表,还预留了一部分利润到今年释放,大概是怕今年的报表太难看。今年前五个月的房地产业务也还可以。原因么,建发股份拿地的价格很低,现有土地的平均成本很有利;福建是个很特殊的省份,福建人重商,但大多在外地发财,本地经济却没有起来,福建的房价还比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潜在购买力强;大约有一半不到一点的楼盘在外地,但是多半在三四线城市,所受冲击相对较小。不过,如果调控一直持续下去,就很难说了...不管怎么样,国家在逐步放水,流动性松一点的话公司日子会好过一些。

根据我一位在建发股份做中层管理的朋友提供的一些信息:

建发股份的房地产业务实际上是集团在管理,建发股份的管理层主要还是做贸易和供应链业务。
建发股份的管理层做贸易确实很厉害。
集团就是一个空壳,主要的资产都在建发股份里头。(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集团名下还有旅游、会展业务,还有一家人寿公司,还有一家信托公司,建发股份在紧缩时期在它那里借了不少钱,另外集团还参股了一些公司。不过,主要资产确实在建发股份。)
建发地产的实力不够强,规模太小。还有管理层能力一般,比较保守。我问及何谓保守?她说不拿地,但是2012年有拿地计划。(拿地计划确实实行了。规模太小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大的问题,主要是扩张和盈利能力最重要。保守说不上,看那负债率高得。能力一般,房地产是一个同质化比较严重的行业,这个确实不容易看出管理层有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在里头。)
建发地产对内部职工推行了一个信托计划,为期3年,年收益率12%保底,用于商业地产。(建发股份进入商业地产试水了。不过从这个信托来看,资金链很紧。当然建发股份也许永远不需要担心资金链真的断裂,毕竟背景太雄厚了,它的资金链也断了那其它中小地产公司估计全都死完了。但是财务费用的上涨是免不了的。擦!这个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而且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减缓,汇兑收益也下去了。)
公司在降低目标,缩减开支,准备过冬。(确实如此,今年1季度管理费用还下降了。)

好了,出乎我的意料,房地产业务年中估计还能略有上升。但是供应链业务估计会有一定的下滑,至多持平。加上没有去年的一次性损益,中期利润下滑恐怕是无法避免的。现在已经6月份了,先知先觉的机构跑路,股价下跌是理所当然的。

公司的供应链业务当中,占比较大的浆纸、钢铁、汽车,确实都是顺周期的,建发股份其实是个比较强周期的企业,这个我之前确实认识不足。不过现在股价够便宜,什么是利好,便宜就是最大的利好。短期的下滑,只要不改变长期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为惧。我决定继续持有下去。

飞亚达B也是一路下跌,这个显然也是对业绩先知先觉的机构在跑路。很简单,这类连锁零售企业,机构一调研就知道了,根本不需要等中报出来才知道业绩。我们在对短期业绩的预判上,对比机构毫无优势。我只知道只要经济不崩溃,奢侈品在经历了停滞甚至倒退之后,还会再度进入高速增长轨道。等现金到了我买它一点就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