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建发股份一季报简析,以及浦发银行
(2012-04-28 08:42:45)分类: 公司分析 |
浦发银行一季度同比增长大约30%。
问题还是那么几个:
第一,资产规模在股份制商行里面较为庞大。
第二,对公存款比例较高,定期存款比例较高。
第三,人工成本较高。
第四,缺乏鲜明的特色。比起招行的零售业务,兴业的同业,民生的小微,浦发显得很是平庸。
优点也有:
第一,稳健。虽然ROE谈不上很高,但是稳健的盈利,稳健的增长,坏账也不太让人担心。
第二,9.02%的核充率,短期内不需要再融资,即使将来融资,只要股市涨上去,高PB融资并不坏。
关于建发股份:是不是这两年来我投资决策的败笔还不得而知,不过确实是持股当中唯一一个一季度下滑的。但我还不是太担心。
利润3.80亿,下滑26.57%,扣非后下滑10%。主要是去年一季度转让君龙人寿保险的股权有一笔收益。另外今年一季度非经常损益对净利润带来-2147万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缩水所致。另外财务费用由0.65亿骤升至1.50亿。这二者基本可以解释利润的下滑。尤其是财务费用,增加太快了。实际上有息负债并无大的增加,使人费解。原因还需要查对。
资产负债表方面,总资产576亿,净资产107亿,负债率81.4%,依然高企。刨去123亿预收,负债率为60%,尚可接受。但是有息负债实在是比较高,短借108,长借和债券103,共计211亿。忽略其它各种影响因素,一季度年化的有息负债付息率为2.84%,其实并不高(原因主要有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供应链业务当中垫款的利差收益),但是有息负债总额太大。虽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显著下降,但是这种成本控制的手段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而且也无法抵消财务费用的增加。
好在经营现金流终于转正了,大约10亿。实际上,房地产这块停止拿地,积极消化存货,现金流就会好转。供应链业务的现金流一直是很好的。
营收增长约9.4%,170亿-186亿,还凑合。预收由105亿增长至123亿,正常。
经济下行周期,建发的两大主业:房地产和供应链均不可能幸免。区别在于供应链是暂时的,房地产则不好说。到底房地产市场下一步如何走,迷雾重重。建发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表现良好,说明它是有护城河的。供应链业务我不担心,有壁垒。房地产业务有一半在福建省内,这我也不担心,第一他是地头蛇,第二福建房价并不很高,需求又旺盛,福建有钱人多,但本地经济发展程度尚不能与之相配,空间还比较大。省外的房地产业务就不好说了。
一个季度本身不说明太多问题,还是需要继续观察。另外一季报是没有分开供应链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的,这还需要自己去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