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中报后对一些公司的点评

(2012-01-29 22:34: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年终总结

http://ctc.qzs.qq.com/ac/b.gif这是去年8、9月份写的,现在来看,已经有一些东西应验了吧?嘿嘿!我还是有点能力圈的嘛!对基本面也还有点敏感度。

 

 

http://ctc.qzs.qq.com/ac/b.gif

做点家庭作业,等过个一年半载,再来核对一下,看我的眼光究竟如何?

银行业:目前的高增长和净息差扩大有很大关系,不可持续。当然现在是紧缩周期,银行的规模扩张被限制了。经济进入正常景气后,二者抵消,增速会下降;考虑再融资,原有股东能获得的每年利润增长大约在20-30%之间,部分银行可能更高。国有大行会较慢,股份制商行中等,城商行最快。

两桶油:由于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和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两桶油的风险不大。但是也不要想有超额收益,首先垄断国企管理水平有限,内部贪腐,而且也不是以股东利益为先;其次国家盯着那点税收呢,股东最多只能获得合理收益。中石化的原油主要靠进口,原油价格波动对其影响不大;中石油自给率比较高,原油涨则受益,反之受损。但长期来看原油总是上涨的。不过,中石油估值也显著高于中石化。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平滑来看,它们的利润增长大致也就是略胜于名义GDP,12%-15%吧。考虑到分红还可以,它们属于保守型价值投资的较优选择。

房地产:此次调控是一个分水岭。全行业增速下降乃是必然。企业之间将开始明显分化。龙头是低估的,但是总体上我并不喜欢房地产行业重资本、高负债、负现金流的商业特征。

钢铁行业:宝钢有一定竞争优势。就目前价位来看,是低估了。即使以当前盈利来看也是低PE,更不用说破净了。从多年平均利润水平看,宝钢的正常盈利比现在高。但这个行业重资本,低利润率,低增长,还要受上游压榨,确实不是什么好选择。行业并购对宝钢来说是一条出路,但是障碍重重,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二是没什么合适的标的,一点国有钢企都是又贵又破。

大秦铁路:相当稳定,估值也不高,而且略有成长,分红也不错。但是谈不上显著低估吧,中度低估罢了。

高速公路:总体上好景不再,高铁分流,新的路网内部分流,中央最近严控乱收费,车流饱和,成本增加,资本支出高企,等等等等。唯宁沪高速还不错尔,但是10PE也不算是多么低估。稳定而已。现代投资更是渣渣,迟早要出大事的。

中集集团:海工盈利遥遥无期,重卡不怎么样,集装箱已到行业景气顶点。之后利润下滑可能性很大。

潍柴动力:和柳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等等等...重装机械制造正从景气顶点下滑。

厦门国贸:和建发股份一样,都是贸易加地产,都是福建国企,头上都是大型集团,正处于景气期,盈利不断增长。只是ROE远不及建发股份,当然排不到优先位置。

汽车及相关行业:顶点下滑,PE虽低,PB尚高,不碰也罢。

水泥:处于景气期,强周期行业最好不要买在景气高峰期。另外这类企业地域性很强,各自的周期性还不一,我确实有点儿看不大明白。

宇通客车:客车行业周期性比较弱,远不同于轿车和重卡。虽然行业增长一般,但宇通在行业内竞争优势独一无二,市占率不断上升。解决了产能瓶颈,怎么也有几年好日子。

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强周期原料药的典型。现在是好日子,垄断地位牢牢的。但是增长甚微,波动难免。浙江医药正转型制剂药,而新和成转型精细化工。无专利的制剂药只有那么强的竞争力,而精细化工我不太懂,似乎也不是什么很牛的行业。最主要的,转型都不是一日一时之功;以目前十几倍的PE,没什么投资价值。

家用电器:整体上,随着消费增长,景气不错。最好的无非格力和美的,还有几年高增长。

苏宁电器:必然要降速了,其实最近几年营收的增长已经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利润增速。这种情形必然不能持久。估计今后几年20-30%的增速还是可以维持的。19PE,价格还可以,不过很多安全边际倒也没有。

平安、人寿:保险我不太懂,只知道不是很好的生意。尤其这二者的承保业务总是不赚钱,高度依赖投资收益。平安增速还行,人寿不怎么样。估值十几倍,暂时没什么买头。预期收益怎么也不会超过银行。

张裕:贵贵贵!虽然我90买的,涨了点就卖了,如今已经110多了,但我仍然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张裕确实是个好标的,几乎没有什么风险,轻资产,高增长,低负债,现金流充裕,但30多倍的PE搞砸了一切。擦!什么时候跌下来!

远洋、集运:景气确实处于低点了,但是否会更低?什么时候恢复?恢复起来有个什么程度?就目前的股价,还是没有安全边际,因为就算是恢复到正常景气,这哥俩了不起也就15%的ROE,现在的PB离破净还有很大距离呢!判断远洋航运的景气,太难。首先要判断欧美的需求什么时候恢复?其次是各大公司运力的增减,到时候是会不足还是过剩?然后还要判断油价。我看还是算了吧!

 

先写这么多,累得很,下次有空继续。

 

对中石油的补充看法:看了看它的半年报,查了查历史资料,发现它的投资现金流出极其巨大,历年平均而论,只是略少于其经营现金流入。这充分说明了中石油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本质。这么高的投资现金流,却并没有支撑起很高的增长。数年间起起伏伏,平均下来增长率一般。总资产增速大于净资产增速,负债率上升。这么说来,这家公司的商业特性并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