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苏威孚12——2011年小结(优势、疑问)
(2011-12-13 17:02:5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公司分析 |
最先被苏威孚吸引的理由很简单,看到其很低的PE,优秀的G和ROE,运营资本压力持续下降,促使我对苏威孚进入比较深的分析,随着一步一步的深入,原来的很多想法是那么稚嫩,不懂不做知易行难
一、投资要点
1、经济发展的商用车需求、节能减排趋势、威孚及博世的领先优势、国内汽车(工程动力)核心零部件的领军者、长期牢固的下游厂家配套优势、成熟的技术路线优势的综合竞争优势、柴油机的优势及推广、威孚力达、更多的零部件国产化并进入博世全球采购系统;
2、投资的参股企业roe及g长期都很好,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竞争;
3、随着未来排放标准的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难以承受技术和成本压力,未来一定会发展形成在专业化、规模化遥遥领先的零部件龙头企业;
4、关于竞争:一般的商业规律刚开始因为市场需求大是群雄乱战的局面,此时无序竞争和生产线大规模上马,经过恶战最后剩者为王;反观现在的威孚(博世),刚开始就没有多少对手(全球范围),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竞争,下阶段后来者更是没有多少进入的机会和动机了(特别是毛利只有23%的情况下,多年来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可以看出绝不简单)。电装、德尔福目前的销量和价格并没有多少优势。
有人担心博世把威孚的生产转移,我看威孚给博世还是带来不少东西的,博世怎么说都要掂量掂量,目前的情况看基本不可能的事,而且博世3.2倍市净率的增持更是说明了问题。(2011-10-6 目前B股PB 1.76)
5、威孚优势(资本、技术、制造能力、设备、品种、配套、动力总成产业链、销售网络、价格、服务、品牌)
燃油喷射系统的市场并不是很大,但是技术及资金要求不低,壁垒极高。这样的格局很容易让先行者越走越远。
(威孚优势是重点考察的地方:精密加工能力?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售后?销售?本土服务本土?国内市场?组建需要时间、市场争夺时间不允许?零部件国产化降低成本?全球供应平台?)
二、存在问题及疑虑
1、随着国四推进主营业务会否受到冲击,还是国四产品能覆盖掉这些不利因素;
2、虽然主营产品还是处在领先地位,但是市场占有率一直下降;
3、主营业务的营业额上涨同时带来相同幅度的成本上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难以通过内部效率提升来提高业绩,也可以理解为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要不断增加投入来满足产销,同时也说明这是一个实打实的、高技术高资本投入的行业,不大会因为突然来了个竞争者就被颠覆的行业;
4、投资建设过程比较慢;
5、几大制约因素:政策、油价油品、认知。
6、下游行业及企业本身的未来发展是复杂而且难以预测的,包括政策实施力度时间方向、技术方向与升级、需求和价格等,当然还有竞争问题(老总多次都预测不准,超预期)
7、对于前期所说的威孚不能进入国三产品、没有技术人才的疑虑基本可以解除。但是WAPS用机械泵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提示还是不能掌握ECU的求次之选还要好好观察,但是博世的现金入股从另一个方面可以说明不是想象中那么差(不会明知技术不行还重复研发落后的技术吧,眼光不会这么短浅)。博世加大投入并且与威孚的深入合作也许是因为在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泄露的博弈中选择的前者,而且也体现了现在威孚的不可替代性。在这里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波特的竞合战略在这个案例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8、企业年报中一直提到的关于未来发展存在的主要风险:
(1)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速度及实施力度;(感觉不是问题)
(2)原材料、贷款利率的波动。(毛利率及财务费用/总负债均没有发现问题,且一直用自有资金在偿还贷款的)
历年投入进度慢?
三、注意点
1、这两年是汽车整个行业的爆发年,要注意;
2、威孚和江铃都是汽车行业,在整个资产配置中比例较高,要注意;
3、了解威孚的资产构成及未来盈利点,注意大量的新投资引起的前期效率下降;
四、竞争对手和客户
主要客户:潍柴动力、东方康明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博世柴油系统、扬动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还未见国内其他厂家的自主产业化生产,即使可以也有一个客户愿不愿意配套、对技术实力的认同、售后服务的问题
1、燃油喷射系统:博世、西门子、电装、德尔福(2005破产?)、威孚、无油所、成都威特、上海依维,北京天纬,南岳亚新科,南岳(衡阳)、山东鑫亚,重庆油泵油嘴等。元征科技2488?(高压共轨、单体泵、ECU)?
2、后处理系统:巴斯伏、Johnson、德尔福和优美克
3、进气系统:霍尼韦尔、霍尔赛特、IHI、三菱
五、关于博世增发
1、看到两篇旧闻后感觉前期威孚高科发展战略偏于保守,缺乏技术开发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对外方技术依赖性较大。从长远看,公司在与博世的合资过程中地位将不断弱化。(企业高收益时给博世入大股,虽然是高溢价,也不一定是好事。二是博世的控股权越来越大)
2、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博世真的强大到可以控制威孚,完全可以把威孚的底子抽起来,而不用花20亿来入股,如果什么时候威孚的主营收入、毛利率或账款出现问题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博世入股威孚是想分享收益更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