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2022-05-21 08:20:59)
标签:

唐诗

分类: 诗文欣赏

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羌村

其二

·杜甫

【原诗】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注释】

晚岁:即老年。当时作者年仅四十六岁,但由于生活贫困,抑郁寡欢,已有迟暮之感。    迫偷生:国难当头,却回家过日子,是苟且偷生;但这是唐肃宗下令让他回家的,本非自愿,可以说出于被迫。    少欢趣:正因为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没有。

娇儿:指杜甫宠爱的幼子宗武,小名骥子。    畏我:是说娇儿见我不高兴,有点怕我。    复:又。    却去:步步退却地离开,显出娇儿面对杜甫的害怕而不理解的神态。一说此句当在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字作字讲,却去,犹即去或便去,是说孩子们怕爸爸回家不几天就又要走了,因为他们已发觉爸爸的少欢趣

忆昔:回想去年在此地安家时,正是暑夏六七月间。杜甫于至德元年六月携家小来鄜州寄居,到至德二年探家已经一年有余。    追凉:寻找凉快的地方。杜甫昔日来鄜州时正值六月炎夏,因有此忆。    故:常常。

萧萧二句:杜甫回来在闰八月,西北早寒,故有此景象。萧萧,兼写落叶。抚事,思量当前国事。煎百虑,受种种忧虑的煎熬。

赖知二句:赖字有全亏它的意思,要是再没酒,简直就得愁死。糟床,即酒醡。注,流也,指酒。

如今二句:预计的话,因为酒还没酿出。足斟酌是说有够喝的酒。斟酌,酒倒在酒杯里慢慢喝。且,姑且。用,用来。迟暮,指老年。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赏析】

这首诗写还家后心中仍然忧虑国事,烦闷不安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苦闷心情。

前八句写无聊寡欢的情状。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居定之后,他即时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这样一种缺乏欢趣的情态,连孩子也有所察觉: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金圣叹云: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对于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的诗人,没有比这个细节更能表现他的悒郁寡欢的了。

于是他回忆前一年六七月间纳凉池边树的往事。那时他对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和自己立朝报国寄予很大希望,故而多少有些欢趣。谁知事隔一年,却遭到如许失望,不禁忧从中来,百感交集,备受煎熬。叙事抒情中忽插入萧萧北风劲的写景,又大大添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气氛。

末四句写到秋收已毕,虽然新酒未曾酿出,却计日可待,似乎可感到它从糟床汩汩流出。赖知”“已觉均属料想之词。说酒是因愁,深切表现出诗人矛盾苦闷的心理——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杜甫《羌村》(晚岁迫偷生)赏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