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媚俗过时的IPAD

(2010-06-12 15:35:14)
标签:

科技

平板电脑

ipod

苹果

乔布斯

过时

欺骗

垃圾

   IPad的优点是什么??除了精美的包装,铺天盖地的宣传,ipod,iphone时代积累的羊群效应之外,剩下的就是新瓶装旧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Ipad除了不分花哨的指上操作外,其余的就是多少年前就确立下来的体系,比起它的同类,它可以算的上是个十足的顽固保守派,绝对的技术倒退。

    Ipad可以说是个偶像派的空心大萝卜,唯一的亮点就是有些人性化的“酷炫”操作,充分证明了购买者的盲从和狂热。拿着一个既不好用又不实用的超大号Ipod touch也算一种时尚,这就是现在的市场。关键在于一定要抓住喜欢盲从的消费者的心,眼光要准。只要抓住了一次,火起来了,就可以安安稳稳的骗他们的钱了,毕竟真正的核心使用者是没几个的,多数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而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自作聪明。

乔布斯酷酷地说上网本是“垃圾”。此话一出,天下皆惊,他如此鄙夷上网本,大家自然激动万分地畅想苹果将创造怎样一款伟大的“第三类产品”,结果发现iPad除了使用触摸屏,功能完全不如“垃圾”上网本。

有句谚语:生鼠费尽移山力。说是一阵地动山摇,人人都以为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结果只是分娩生下了一只小老鼠。在我眼里,苹果最新推出的平板电脑iPad就是这么一只令人啼笑皆非的“小老鼠”。

苹果将创造一款伟大的平板电脑,这件事情在业界闹出了极大的动静。很多人都曾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款被乔布斯称为“革命性的作品”、“我最得意的作品”将会是怎样的惊世骇俗。然而当iPad骄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那叫一个愕然,那叫一个无语,那叫一个泪崩啊!

先解释一下iPad性能吧(业内人士可以跳过不看)。iPad第一次采用了苹果自己的A4处理器(外界称其为神秘的处理器,其实就是和手机上用的同样架构的ARM处理器,频率仅有1GHz);操作系统是iPhone OS (和iPhone手机上用的一模一样的操作系统);不支持Flash(绝大多数网络视频都没法看,如果看到谁上网时网页上一个个方块叉叉扑面而来,你就知道他是时尚的苹果用户了);不支持多任务(有效治疗三心二意,省得你一边上网还一边想着听音乐或是QQ聊天)……

‘革命性’的iPad问世后,外界评论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大一号的iPhone,有的说是大一号的iPod Touch,有的说是大一号的Kindle,说它是平板电脑绝对侮辱了平板电脑的概念,顶多定位和若干年前的pocketpc和palm相仿。算是高端版的遗孤吧。

也有人站出来为苹果打抱不平,说iPad其实还是不错的,外界感到失望是因为大家对苹果期望值过高了。对这种相当体谅人的苹果fans我是相当不能体谅的,因为这不符合事实。

近两年来,IT业界都意识到在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存在“第三类产品”,上网本、智能本、MID、iPad等都是在这块处女地上竞相结出的硕果,其中上网本风头最劲。那么还记得乔布斯是如何评价上网本的吗?他酷酷地说上网本完全是“垃圾”。此话一出,天下皆惊,乔布斯如此鄙夷上网本,大家自然激动万分地畅想苹果将创造怎样一款伟大的“第三类产品”,结果发现iPad除了使用触摸屏,功能完全不如“垃圾”上网本。这不是欺骗大家感情吗?

平心而论,iPad还算是一款有趣的产品。我一直认为,尽管目前的超便携移动计算设备还没办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它代表了新的市场需求,因此不能低估它的生命力,我也愿意推荐别人去使用苹果iPad,但前提是要说清楚,它的性能连乔布斯口中的“垃圾”都不如。乔布斯如果说iPad能冲击Kindle这样的电子阅读器,我不反对;但乔布斯硬要说iPad超越上网本,我就要严肃地指出:老乔,那要看你给苹果教徒洗脑的本事有多大了。

有人说乔布斯是个魔术师,他进军音乐播放器,iPod卖疯了;他进军智能手机,iPhone卖疯了;他进军平板电脑,iPad也会风靡。但我觉得老乔不是魔术师,而是催眠师。一个人到底能不能被催眠?所有的催眠师都会告诉你心诚则灵:你相信我就会被催眠,你不相信我就拿你没办法。满世界这么多人笃信老乔这位催眠师,他的产品想卖得不好也难啊。其实只要死心塌地地相信一个人,有什么奇迹不能发生呢?信春哥还得永生呢!

    话说回来,如果都要靠高配置和先进技术去老实赚钱,那科技行业也就没什么钱好赚了。苹果做的就是不断把垃圾进行提炼,做出简单易懂,但还有点亮点的过时产品,再把它吹嘘成是革新而已。这种能力才是科技企业梦寐以求的,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就可以产出的东西。苹果做mac做的穷头陌路的时候,如果不是转型做MP3,恐怕遭消失了。。。不过急功近利的商业做久了,会把自己的潜能榨干,迟早会原形毕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