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关三叠(一)

(2005-11-15 01:00:07)
分类: △美文△——【道禅空间】

   阳关三叠

 

一、天明遥遥山海关

 

登长城不能不登山海关,这不仅因为山海关是极为响亮极富诗意的名称,还因为它是万里长城之首,有龙头之誉。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占尽地理之优势。有歌谣唱道:“夜来停泊金沙滩,天明遥遥山海关”,闻者为之神往,充满了憧憬。

我沿着靖边楼城墙缓缓地向东走,“天下第一关”便耸立在我的眼前。入关、出关,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闯关东、奔关内,多少故事多少传奇 。提起山海关,人们不能不想起孟姜女哭倒长城,不能不想起农民领袖李自成旌旗指处落日哀,不能不想起抗金名将袁崇焕壮志未酬身先已,不能不想起抗倭英雄戚继光望海悲吟大风歌……

一出出民族悲剧、英雄悲剧、个人悲剧在这里上演,令人荡气回肠、思绪万千。

“天下第一关”是一座长方型的砖砌拱门城台。启开关门,可以想见大军过往时的威严之仪或溃败之势,可以想见百姓过关时的殷切希冀或落魄失望。来来往往的人流,都化作历史的过客。史家们作家们或奋笔疾书、或扼腕长叹,都给山海关留下了可以作更多演绎的记录。这,其实仅仅是长城展示给我们最表象的东西。虽然波澜万丈、精彩纷纭,然而核心的本质是,长城始终是一幕幕悲剧的大舞台。不过这些悲剧都是人们可以看见甚至熟睹的。

还有看不见的悲剧。这个悲剧的隐患从长城最早诞生的那一天起边悄然形影相随:长城实际上成了闭关自守、盲目拒外的代名词。最能体现这一本质的就是山海关老龙头。山海关既守边关也守海防。可叹的是当时的戊守观念太原始,也就导致太愚昧。当统治者将长城的根基伸向大海的那一刻起,长城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御敌战略堡垒,而是隔绝山与海的帷幕。也是从那一刻起,关闭海疆、禁止海运,一个典型的农业自然经济社会模式几乎延续到本世纪的中叶或者更晚。

海禁的起因。一是中央帝国朝贡形式的贸易体制,只盼他国进贡,不愿恭身下海;二是倭寇的进犯,使当朝者们以封海为对策。海禁的结果呢?当然首先影响到沿海通商口岸百姓的利益,其次是使明朝和南洋各国之间的联系渐次中断。

老龙头是山海关的海门,也是一个国家心中的“海关”。当长城变为“海关”的时候,它的思想内核里便只有山,没有海了。这就使我们中华民族迈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步履整整延迟了无数个漫长的世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