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屋顶奇潭(中篇)——生命的牧歌

(2005-11-16 00:00:02)
分类: △旅行△——【行走天下】
屋顶奇潭(中篇)——生命的牧歌
 
▲生命的牧歌

 

在内地秋意盎然的时候,正值藏历七月初,藏民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拉开帷幕。各个寺庙的喇嘛们纷纷下山,与市民们或牧民们一起欢庆佳节。我最感兴趣的是大街小巷到处挂满的彩幡以及寺庙大院的转经筒,还有在哲蚌寺的山坡前举行的“晒佛”仪式,气势恢宏、场面非常壮观。雪顿节也是藏戏表演节,喇嘛们表演《格萨尔传》,藏戏专业演员表演“唐东拉杰”的传说和“阿古顿巴”的故事。唐东布杰是西藏有名的高僧,一生为老百姓做好事;阿古顿巴却是一位机智、幽默,乐于助人的农奴,类似于新疆的阿凡提。最奇特的是僧人们那巨大的法号。两人抬着四管法号,由四个喇嘛吹奏。当法号长鸣之时,那巨大的展佛彩幔庄严的徐徐展开,供信徒们及中外游人观瞻。

也有游离于藏戏表演的牧民各献奇功绝技。或竞“达久”、或甩“乌朵”,这些都是长期狩猎、征战和逐水草而居的远古骑士所代代相传下来的竞技项目。有跳锅庄的,有唱情歌的,这些却又是远古女杰珠牡所教给后人的民间艺术。藏人喜欢载歌载舞,怎么也使人感受不到荒原的气息。千百年来,他们征服了残酷的大自然,每到雪顿节,便将自己民族那勇敢的气质暨对生命信仰化的宗旨展示给世人。

一位寺院的智者老人对我说,西藏人对生命的理解是诗化的,也是谶语般的:认为荒原是人的本体,其山石、其水泽、其草木、其冰雪便是人所具有的骨肉筋血。人来之于大地,便与大地同在,而大地就是神。因此,雪顿节所展示的内容,离不开高原大地,离不开神。也就是说,任何一草一木、任何一山一石的传说,都体现的是西藏人的精神本质。

老人说,雪顿节是西藏人对传统的演绎,而要理解现实中的西藏人,最好去参加沐浴节。

与雪顿节同在藏历七月中旬的另一个节日——沐浴节,却是藏族同胞过的一个非常浪漫的佳节。老人说,请到拉萨河吧,请到雅鲁藏布江,请到雅砻江吧,请到纳木错吧、请到羊卓雍错吧。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江河湖泊,可想而知,沐浴之意,绝不是自我净身,而是到大江大河中去净化自己的躯体和灵魂。

节日期间,我正好在拉萨河畔,然后又应邀到雅砻江边。其实,这两条河都是高原母亲河——雅鲁藏布江的支流。特别是雅砻江,风光异常的奇美,是西藏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著名的藏王墓(松赞干布)就座落在景区内。

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地下河洗澡,相互打闹,这情景使我震惊——因为在我所听到的关于藏人一生中不洗澡或最多洗三次澡的传闻(甚至还有书上这么记载,可见不亲眼所见自会相信文字上的谬传),被眼前的事实彻底粉碎了。他们痛快地沐浴,尽情地戏水。青年们余兴未尽,在河滩上跳舞,老人们则支起帐篷,在篷内品尝美酒,只有小孩子们裸着全身,在河里打着水仗,一点也不觉累。

这就是我眼前的藏族同胞。

    佛经说,初秋之水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伤喉、八喝不伤腹。藏历七月便是初秋之时,所以,藏民的沐浴行为,依然是一种宗教的仪式,不过,现代的藏民已经把这个仪式完全生活化了,或者说把仪式美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