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个人小结

(2016-04-09 11:40:26)
分类: 课题研究

20149月,我担任了市级课题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负责人,我深感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此前,我虽然参加过省、市、县的课题研究工作,但也都是干一些不大费神的事,完成课题研究的个人任务就行了,而现在担任课题负责人,除了带头研究课题,还成了课题的组织者,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感觉任务艰巨。尤其结题临近之时,课题组结题任务的统筹安排,人员分工,资料汇总,文稿审核,结题报告的撰写……种种琐碎而负重的事情深深纠缠着我,让我春节前后心中都坠着一块铅,半夜醒来,每念此事,汗湿后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作为课题负责人,我虽驽钝,但是我还是竭尽所能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我希望这个课题研究不走样、不虚空。在课题研究中我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开课,研讨,撰写论文,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我知道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问题。

一、读书学习

我先从读书学习开始。读书开阔眼界,为自己蒙昧的心灵打开一扇明亮的窗,书籍成了提高我研究水平的最好工具。寒暑假,节假日,甚至是半夜醒来,“三更有梦书当枕”,我捧书静读,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书籍成了我最喜爱的图书,王荣生、王尚文、郑桂华、余映潮、孙绍振、钱理群等人的著作我倍加喜欢,这类好书占据了我书架上最好的位置。此外,我还收集整理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有关阅读研究的文章,在吸纳全国名师专家研究阅读最新成果的同时,也使我今后查阅有关阅读教学资料更加细致方便。

二、教学研究

本课题注重对阅读教学课例的研究,为此,我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课阅读教学研究课,邀请听课教师参与阅读教学的研究。2014年,我在咸保中学执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县级研究课,参会的老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201512月,我在南湖中学开设了一节市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市教科所辛卫华老师对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每一次公开课都让我留下深刻的记忆。从备课、授课、反思,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准备。执教县级阅读教学研究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阅读了鲁迅《且介亭杂文》、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林贤致《人间鲁迅》以及《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等等有关这篇课文的文献资料,我从“课前预习”到“教学反思”总共撰写约13000字文稿。执教校级公开课《社戏》,我查阅的资料更多,撰写的教学反思《从文字的错位中窥测<社戏>思想主旨》先后修改了约10遍。

除了自己开课,我还积极参加各级语文教研活动,撰写听课笔记和心得,近两年内我听课近200节。

三、勤思多写

我一边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一边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在课题研究期间,我撰写的教学反思和听课心得达6万余字。教《社戏》后,我写的《从文字的错位中窥测<<社戏>思想主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上旬刊)2015年第4期上;针对当前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地位的话题,我撰写的《学生真的不喜欢鲁迅吗》发表在《教育文汇》20152期上。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渐渐地我发现在课题研究力量的驱动下,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整体提高。在近2013年的语文优质课教学竞赛中,我荣获了芜湖市二等奖;在安徽省第一届教师“晒课”评比中,我录制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获“省优”课并推荐为“部优课”。2015年中考,我支教的芜湖县横岗中学901班学生语文均分在全县名列前茅。这2年里,我先后荣获芜湖市优秀教师、芜湖县骨干教师称号。在写作上,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我撰写的《<狼>的板书设计和解析》《语言品味都去哪儿啦》《我和儿子聊读诗》等10多篇文章先后发表了《中语参》《教育文汇》《芜湖日报》上;论文《例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以“教学合一”思想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多篇论文在市、县论文评选中获奖。

四、不足与困境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身所存在诸多不足,如个人教育理论水平不高,自身专业素质不强,自我惰性增加……这些问题制约着我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但同时这些问题也如登山路途中的路标,它指引着我继续攀登的方向。

一转眼这个课题即将结题,和语文同仁们一同上课研讨的情景历历在目。课题研究固然不易,但也觉得这两年中自己做了一点事情,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树三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