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坨是北京西山脚下的一个古老村庄。因村北遍布黄土坨子,面积之大,约五里,故称“五里坨儿”。五里坨和三家店同样位于永定河出山口的左岸,上游的三家店村历史上是有名的商贸集散地,城市化率较高,五里坨更像是农村,民风也相对纯朴得多。
五里坨背靠西山,面朝永定河,纵观整个地区都是风水宝地,开发商早就垂涎欲滴了,一点也不奇怪。据说那里规划的是高档居住区,要建低密度住宅,这边拆迁搞的暴土狼烟,那边村民安置楼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好不热闹,还听说五里坨拆迁标准比门头沟这边高多了,看来五里坨的村民真的要告别穷日子了。他们得感谢拆迁办,感谢老辈子留下的祖宗遗产,也得感谢上辈子积的德。都说风水轮流转,其实以前的五里坨就曾经是一块风水宝地,满清的王室家族就在这儿建了不少的坟。我知道的村北隆恩寺是个王爷坟,李姓人家原来就是这里看坟的,后来逐渐发展成村落。村西有公主坟,规模也不小。两处现在都成了军事用地,估计好风水的地方也适合军队驻扎。
今天没事出去遛弯儿就走到了五里坨,看见民房都拆的差不多了。透过一片瓦砾,村北的那片土坨子清楚地显现出来,心想这就是那所谓五里坨呀,今天终于见到你了。我决定走进去看看,看看那土坨子里是否藏有宝贝,不指望遇到神仙。如今专家各个都是神仙,我都快了。施工取土已经把土坨子挖成陡直的立壁,第四纪黄土的新剖面就展现在眼前。应该再走近看看,说不定就有远古生物化石的哪一半会露在土壁外面。我记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见过一块50万年前的野牛头骨化石,巨大的额骨上稀稀拉拉地插着几颗大槽牙,足有10公分长。那牙面的面积比我们单位法人的手章还要大上三四个。橱窗里,在骨头前边戳着一个刷了白漆的标牌,从漆面龟裂的纹路上能看出这是用三合板做的。牌子上写着“野牛头骨化石
1952年北京西郊五里坨出土”两行毛笔字。80年代初,我曾在黑山四楼后边和大峪春芳茶庄后边分别捡到过两颗野牛牙化石,个头就像刚才说的那么大。五里坨,野牛骨,眼前这豁牙狗啃的黄土坨子,莫非它们有某种必然联系?但愿有吧。进去看看吧,这次要是能捡到野牛头骨就好了,最好是带着犄角的。我心里这么想着,就走进了那片土坨子。
土坨子近期被人挖走了不少,不知道是哪个工程上需要客土挖的,还是住宅开发前期的土石方工程挖走的。不过,这类工程看似已经停了很长时间了,工程机械一台也看不见,土坨子周围也没有人。我继续向里走,先是发现了许多古代建筑构件有阶条石、石望板,还有雕花的装饰构件散落其间,于是心想:莫非这是拆迁把古代建筑也给拆了?又想不对吧,没听说过这地方有什么古建筑啊?接着往里走,当我发现离一块弧形的券石时,心里就琢磨了:这就不对了,民房怎么会有券石呢?按照中式建筑习俗,居住建筑内是不允许有券顶出现的,那样不吉利。虽然现代家装中也有把方的门洞故意做成拱券式的,自己觉得好看,其实那是不懂。古人绝不会这么做,除非是阴宅。啊!阴宅,这里一定是阴宅。确切地说,这里应该是一座阴宅遗址。算了算了,打字太麻烦,还是直接上照片吧:
http://s12/middle/412dc8d7t76dd93ea405b&690
我围着这个土坨子绕了两圈,也没发现野牛骨化石。土坨子后边有俩成年人,一男一女,男的扶着个电动车,女的挎着个油光瓦亮的坤包,像是塑料的。从他们的只言片语能听出来,俩人是为感情闹矛盾呢。也怪了,两口子的那点破事,枕头边坚决不了,非要跑这野地里嘀咕。
http://s15/middle/412dc8d7ta4a7c7e286fe&690
看见这个石门,我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是一座古代王室的坟了。现在也有类似的门,那是人防工事用的防辐射门,但不是石质的而是混凝土的。注意,门上有一个类似“千斤”的突出物,那是墓室门上的特有东西,一种自锁装置。
http://s10/middle/412dc8d7ta4a7c87c74e9&690
http://s4/middle/412dc8d7ta4a7c8e357d3&690
这张没什么惊奇的。这妇人是想进去看看,不是刚出来的。
http://s14/middle/412dc8d7ta4a7c966f8dd&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