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看就知道这是部很压抑的电影,一些影评把《银饰》和《大红米店》相对比。大概时间上相似,写的也都是一些有些地方势力家族内的问题。《大红米店》是2003年春在宪梓堂看的,枪碟版效果不好,而且作在后面,强忍看完,但是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不是那种我喜欢的柔和的爱情片。
碧蓝被擂死了,被那件特制的银饰。是那种越使劲松可是越扣的紧的项圈。她,还有大少爷,还有小银匠,还有银匠的爸爸,他们都是在被这样的封建的项圈所擂死的。在又一个腊梅开花的季节,大少爷绝笔与明徳府脱离关系,扮着女装待着着他最喜欢的银饰离开了。如果说碧蓝和少恒的死是因为封建势力的关系,那么少爷的死就不只是这个了。他是个生来的异性癖,其实放在那个时代的中国都不能被接受的,即使是今天这样一个中国。他父亲也有他的无奈。而社会的压力是任何一个区区小个体无法承受的。在我看到的结尾有些凄凉更显的无奈。不知道是看的多了还是麻木了,对于结局凄惨的影片到最后反而会觉得没有强烈的震撼,只是用一个“可怜”或者“惨”之类的形容词形容就过去了。而那些动人的爱情,特别是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却一直在心中回荡,那种被感染的幸福可以一直保持很久。比如看过的《比可不信缘》,《彩虹过后》,《四月无语》。
不伦怎么说,看了心理还是会有被冰了一下的感觉。一般发生在民国时期,有雨水挂在房檐,深深的古镇小巷,穿着考究的旗袍,整齐的流海......这些故事多是有这样的感觉,海底的一个大大的深深的沟壑。也许是那个时代的背景所至。
网站的宣传有这样说:黄建中《大红米店》后的又一色情力作。不知道是看的版本是经过审批后的原因,还是看的角度的问题,我没有看到一点色情,只是看到了不同的角色的无奈而已。虽然明徳府的老爷是整个事件的刽子手,但是他有他的无奈,他有他的地位,他有他的道德观。每个生活在社会的人都必须受到来自无来的各种不同的束缚。红尘可以让你去宣泄和享受,同时也要去忍受。
饰演银匠爸爸的严顺开,的确是个演技过高的表演艺术家。他不只是用演员就可以形容的。老一代的演员不得不让人折服。
http://vie.xjtublog.com/uploadfile/2005530141920240.JPG500)this.style.width=500;" border=0>
“明德府”主人吕敬仁是江阳县知事,大公子吕道景是个同性恋者,特别僻好银饰,其妻碧兰长期生活压抑。常为碧兰做首饰的“富恒银饰铺”小银匠郑少恒对碧兰极为同情,两人成为一对情人。不料两人的恋情被吕道景发现,吕允许两人来往,但要碧兰不断给他提供银饰。吕夫人发现自己的银子不断遗失,暗查之发现儿媳碧兰和小银匠的恋情……
这个是我在baidu搜到的一个剧情介绍
其实每部电影都有它的值得被看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