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2025-08-06 22:37:55
我们一行6人圆满地结束了环青海湖的骑行,返回西宁市入住宾馆后,按照提前预约的时间段,8月1日中午来到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的导览图显示,博物馆有青博文创、艺术中心、青海历史文物展、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非遗精品展、数字体验馆等等展厅,我主要参观了青海非遗精品展和青海历史文物展。
目前,青海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88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2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3名。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博物馆集中展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57项,省级93项,代表性传承人199人,突出青海民风民俗,表现青海各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多样文化。
初步了解了青海非遗文化,我们又来到历史文物展厅。数万年以前,古人类就在青海繁衍生息。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氏羌地”。汉代汉武帝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
王莽统治时期,中原王朝的疆域图上已经标有东海、南海和北海,但缺少一个西海。王莽便在青海湖附近的三角城建立西海郡。由原本作为部族名称的“西海”逐渐转变为一个表示地理位置的名称,这标志着青海东部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原封建王朝的郡县制度之中。
公元609年,隋炀帝灭吐谷浑,设西海郡和河源郡,控制了青海湖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隋朝末期,吐谷浑人伏允率众回到青海湖周围,居住在边远的羌族,过着游牧生活。
6世纪中叶,西藏的吐蕃领松赞干布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建都逻些(拉萨),青海为吐蕃所辖。公元640年,唐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她所带的工匠、艺人和书籍等,这些对青海和西藏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710年,唐中宗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的弃隶绪赞,双方以此在赤岭(今日月山)立碑纪念,并在赤岭进行了“交马”和“互市”等交流活动,这也使得青海成为了连接拉萨与长安的重要通道,即历史上有名的唐蕃古道。
北宋时期,青唐城(今西宁)作为口角厮口罗政权的中心,对河湟洮岷等地区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统治,该政权不仅维持了原有的吐蕃文化特色,还广泛吸收了中原文化,推动了青海东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青唐城因其特殊位置,成为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各国的重要通道,吸引了众多东西方商人汇聚于此,使得茶马贸易在此地更加兴旺。
公元1099年至公元1104年期间,北宋政权控制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于是西宁名称开始使用。13世纪初,成吉思汗从中亚细亚返回,率大军占领西宁州,他在河州(今临夏县)建立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负责管理甘肃、川北和青海等地区的广大牧区,包括湟水流域的多个县,这些地区都归西宁州管辖。
公元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公元1386年,在西宁州旧城址基础上建筑新的城垣,茶马互市制度更趋完善,设立茶马司。公元1653年,清朝政府册封顾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正式承认其地方汗国地位,使他在青海、西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
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官。公元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公元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我的脚下,早已不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孤独的青海,时移势易,新时代的青海有了自己新的定位,且看大美青海、人文河湟,正以登高望远的精神,铿锵前行。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我们一行6人圆满地结束了环青海湖的骑行,返回西宁市入住宾馆后,按照提前预约的时间段,8月1日中午来到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的导览图显示,博物馆有青博文创、艺术中心、青海历史文物展、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非遗精品展、数字体验馆等等展厅,我主要参观了青海非遗精品展和青海历史文物展。
目前,青海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88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2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3名。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博物馆集中展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57项,省级93项,代表性传承人199人,突出青海民风民俗,表现青海各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多样文化。
初步了解了青海非遗文化,我们又来到历史文物展厅。数万年以前,古人类就在青海繁衍生息。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氏羌地”。汉代汉武帝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
王莽统治时期,中原王朝的疆域图上已经标有东海、南海和北海,但缺少一个西海。王莽便在青海湖附近的三角城建立西海郡。由原本作为部族名称的“西海”逐渐转变为一个表示地理位置的名称,这标志着青海东部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原封建王朝的郡县制度之中。
公元609年,隋炀帝灭吐谷浑,设西海郡和河源郡,控制了青海湖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隋朝末期,吐谷浑人伏允率众回到青海湖周围,居住在边远的羌族,过着游牧生活。
6世纪中叶,西藏的吐蕃领松赞干布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建都逻些(拉萨),青海为吐蕃所辖。公元640年,唐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她所带的工匠、艺人和书籍等,这些对青海和西藏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710年,唐中宗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的弃隶绪赞,双方以此在赤岭(今日月山)立碑纪念,并在赤岭进行了“交马”和“互市”等交流活动,这也使得青海成为了连接拉萨与长安的重要通道,即历史上有名的唐蕃古道。
北宋时期,青唐城(今西宁)作为口角厮口罗政权的中心,对河湟洮岷等地区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统治,该政权不仅维持了原有的吐蕃文化特色,还广泛吸收了中原文化,推动了青海东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青唐城因其特殊位置,成为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各国的重要通道,吸引了众多东西方商人汇聚于此,使得茶马贸易在此地更加兴旺。
公元1099年至公元1104年期间,北宋政权控制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于是西宁名称开始使用。13世纪初,成吉思汗从中亚细亚返回,率大军占领西宁州,他在河州(今临夏县)建立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负责管理甘肃、川北和青海等地区的广大牧区,包括湟水流域的多个县,这些地区都归西宁州管辖。
公元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公元1386年,在西宁州旧城址基础上建筑新的城垣,茶马互市制度更趋完善,设立茶马司。公元1653年,清朝政府册封顾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正式承认其地方汗国地位,使他在青海、西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
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官。公元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公元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我的脚下,早已不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孤独的青海,时移势易,新时代的青海有了自己新的定位,且看大美青海、人文河湟,正以登高望远的精神,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