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婚姻这档事
2024-08-21 15:57:08
最近《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成了热议话题。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删除了现行条例中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包括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需出具居民户口簿的相关规定,对此,我也谈谈对婚姻的看法。
生于上世纪三十时代的老爸与老妈,是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建立的婚姻关系。老爸在十五六岁时,奶奶就开始托媒人说亲,之后就不停地催婚。老妈说:那时他们在当地,是第二对领取结婚证的新人。我问过老妈:当时你并不认识老爸,如何答应这门婚事?老妈说:那时的媒人也要通过考察双方家庭,大致也得门当户对,才能说媒牵线。
我与爱人,是在大学期间相识相知相爱的,毕业后,爱人第一次到我家时,父母并没有反对,后来老妈提出他家应该来人,坐在一起当面提及一下我们的关系。我说:他家在内地农村,父母亲来不了。半年后,我父母说:你要是觉得可以,就领证吧。于是我们就领了结婚证,然后去婆家了一趟,算是结婚了。
转眼,我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问他:有木有女朋友?儿子说:还没有。有一天儿子告诉我们,有女朋友了。我们做父母的就告诉他:你要先到女方家去,看看她父母的态度。儿子嘴上还说:那都是个过场。随后几天就带着礼品去了女方家,之后准儿媳妇也到我家。一年后,双方家长见了面,提及儿女婚事。
在我们的文化认知里,不管男女,年龄到了,就可以物色异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组成一个家庭,既要传宗接代,也延续着人类社会,可以说,婚姻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婚姻从来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生中大事,千百年来,社会和家庭都非常重视,也通过隆重的仪式,完成两个人在法律和社会上的承认和认可。
婚姻看上去是两个人的事,建立在两情相悦的感情之上,它应该纯粹和简单。其实不然,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其中涉及到的不只是情感,还有家庭的传统、文化、习惯,甚至是两家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需要双方家庭都有足够的包容和理解,才能实现和谐。
前一段时间,很流行这样一句话:结婚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实在无聊了斗斗嘴也好,免得一个人寂寞。我感觉,结婚这挡事,和以前不一样了,似乎在自由的口号下,不再是圣神的,不再是严肃的,甚至有点草率,也似乎不再重要了,从目前的结婚率屡创新低,可见一斑。
适龄青年的自由恋爱,已是社会主流,婚姻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殊不知,恋爱与婚姻是两个状态,爱情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在热恋的时候做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你做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拥有对方。但婚姻不同,婚姻是社会属性的,有了婚姻,就有了家庭,就有了一系列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无论是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都是婚姻结合的形式,改变不了婚姻的本质。婚姻是一生的承诺,不是儿戏,不是一时的冲动,更不是为了逃避孤独,家庭的结合,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守护。所以,当我们面对婚姻的选择时,要深思熟虑,婚姻是个人情感,更是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状态下,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难以避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两人婚姻很快,子女养育很慢,婚姻之后的一堆问题谁来解决?如此,婚姻更不能仅凭身份证去简单快速办理,它必须有仪式感,也一定要参考家庭的意见,才能巩固婚姻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聊聊婚姻这档事
最近《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成了热议话题。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删除了现行条例中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包括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需出具居民户口簿的相关规定,对此,我也谈谈对婚姻的看法。
生于上世纪三十时代的老爸与老妈,是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建立的婚姻关系。老爸在十五六岁时,奶奶就开始托媒人说亲,之后就不停地催婚。老妈说:那时他们在当地,是第二对领取结婚证的新人。我问过老妈:当时你并不认识老爸,如何答应这门婚事?老妈说:那时的媒人也要通过考察双方家庭,大致也得门当户对,才能说媒牵线。
我与爱人,是在大学期间相识相知相爱的,毕业后,爱人第一次到我家时,父母并没有反对,后来老妈提出他家应该来人,坐在一起当面提及一下我们的关系。我说:他家在内地农村,父母亲来不了。半年后,我父母说:你要是觉得可以,就领证吧。于是我们就领了结婚证,然后去婆家了一趟,算是结婚了。
转眼,我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问他:有木有女朋友?儿子说:还没有。有一天儿子告诉我们,有女朋友了。我们做父母的就告诉他:你要先到女方家去,看看她父母的态度。儿子嘴上还说:那都是个过场。随后几天就带着礼品去了女方家,之后准儿媳妇也到我家。一年后,双方家长见了面,提及儿女婚事。
在我们的文化认知里,不管男女,年龄到了,就可以物色异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组成一个家庭,既要传宗接代,也延续着人类社会,可以说,婚姻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婚姻从来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生中大事,千百年来,社会和家庭都非常重视,也通过隆重的仪式,完成两个人在法律和社会上的承认和认可。
婚姻看上去是两个人的事,建立在两情相悦的感情之上,它应该纯粹和简单。其实不然,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其中涉及到的不只是情感,还有家庭的传统、文化、习惯,甚至是两家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需要双方家庭都有足够的包容和理解,才能实现和谐。
前一段时间,很流行这样一句话:结婚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实在无聊了斗斗嘴也好,免得一个人寂寞。我感觉,结婚这挡事,和以前不一样了,似乎在自由的口号下,不再是圣神的,不再是严肃的,甚至有点草率,也似乎不再重要了,从目前的结婚率屡创新低,可见一斑。
适龄青年的自由恋爱,已是社会主流,婚姻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殊不知,恋爱与婚姻是两个状态,爱情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在热恋的时候做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你做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拥有对方。但婚姻不同,婚姻是社会属性的,有了婚姻,就有了家庭,就有了一系列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无论是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都是婚姻结合的形式,改变不了婚姻的本质。婚姻是一生的承诺,不是儿戏,不是一时的冲动,更不是为了逃避孤独,家庭的结合,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守护。所以,当我们面对婚姻的选择时,要深思熟虑,婚姻是个人情感,更是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状态下,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难以避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两人婚姻很快,子女养育很慢,婚姻之后的一堆问题谁来解决?如此,婚姻更不能仅凭身份证去简单快速办理,它必须有仪式感,也一定要参考家庭的意见,才能巩固婚姻的重要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