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昌吉市阿什里乡拉开了年货节的序幕。年货节场地设在阿什里乡的哈萨克民族风情园里,距离昌吉市区只有30公里左右,这是该乡镇“群众村晚”文体系列活动之一,主题是“慢品人间烟火色,精享吾乡好时光”。
阿什里乡是一个以哈萨克民族为主的聚居区。哈萨克是我国的一个超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是新疆的13个世居民族之一,有哈萨克语言和文字,被誉为“没有乞丐的民族”,以牧业为主,他们的传统节日有纳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哈萨克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非春节,可在春节到来时,举办年货节,由此可见新疆不仅有大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多民族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文化交融,相互影响。
一个地区的文化,最直接、最鲜明的当属饮食文化。哈萨克民族的饮食,也影响着周边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譬如马肉马肠就是我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十一点,我们乘车抵达。风情园里,几口大锅冒出的热气,一锅锅美食,驱散着四九的寒冷,温暖着前来的游客。正午,年货节启动仪式开始,昌吉市、阿什里乡的领导参加此次活动。
场地中央,点燃了一堆篝火,篝火象征着欢乐、新的开始和希望,预示未来一年的收成和幸福,祝愿 2024年国家昌盛,祝愿各民族人民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紧接着是文体节目,一曲曲歌曲,唱出了时代的幸福。一段段舞蹈,跳出了人们的欢乐。踏着“黑走马”欢快的曲调,所有的人围着篝火,欢快地舞动起来,一片祥和的氛围。 黑走马,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在劳动之余,他们常会伴着冬不拉的琴声跳“黑走马”,高歌欢舞,通宵达旦。
每逢节日和喜事,一定能看见“阿肯”的身影和动听的歌声。“阿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的知识丰富,感情充沛,文思敏捷,即兴弹唱,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诗歌、故事,并能创作,可以说他们既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和整理者,又是艺术表演家。
地面铺出了一块塑料毯,一对哈萨克青年,进行摔跤表演。摔跤是一种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是深受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一般在进行各项娱乐活动时,必有此项目,可以说哈萨克族的男性几乎都是摔跤手,少年儿童也常以此为娱乐。
几大锅美食陆续开锅,羊肉抓饭,手抓羊肉,马肉马肠,羊肉汤,这样的美食,足以吊起你的味蕾,有的人在外边直接开吃,有的人则在大毡房里慢慢品尝。
民俗园大毡房有“华夏第一毡”的美誉,园内有直径23米,面积400平方米。一排长长的桌子边,坐满了穿着盛装的演员和游客。外边冰天雪地,毡房内,热闹非凡,暖意融融。
奶茶是牧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在哈萨克族牧民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在大毡房里品尝食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顿时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这里的年货,以哈萨克族饮食为主。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奶制主要有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这里还有绘画,刺绣等艺术品。
这里遇见很多漂亮的小女孩,身穿独特的民族服饰。哈萨克民族服饰很有特点,譬如: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
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在春节来临之际,这里举办年货节,吸引了周边许多人前来购置年货,每个人脸上带着欢笑。哈萨克的热情好客,感染着游客,纷纷与她们拍照。年货节不仅仅是美食,购货,还有猜谜语,骑马,舞龙等各种活动。
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相帮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在年货节上,我也买了几斤马肉马肠带回家,还有一包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的奶疙瘩。四九寒天,羊肉飘香,购置年货,满意而归。
回家过年--去逛年货节
大寒时节,昌吉市阿什里乡拉开了年货节的序幕。年货节场地设在阿什里乡的哈萨克民族风情园里,距离昌吉市区只有30公里左右,这是该乡镇“群众村晚”文体系列活动之一,主题是“慢品人间烟火色,精享吾乡好时光”。
阿什里乡是一个以哈萨克民族为主的聚居区。哈萨克是我国的一个超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是新疆的13个世居民族之一,有哈萨克语言和文字,被誉为“没有乞丐的民族”,以牧业为主,他们的传统节日有纳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哈萨克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非春节,可在春节到来时,举办年货节,由此可见新疆不仅有大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多民族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文化交融,相互影响。
一个地区的文化,最直接、最鲜明的当属饮食文化。哈萨克民族的饮食,也影响着周边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譬如马肉马肠就是我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十一点,我们乘车抵达。风情园里,几口大锅冒出的热气,一锅锅美食,驱散着四九的寒冷,温暖着前来的游客。正午,年货节启动仪式开始,昌吉市、阿什里乡的领导参加此次活动。
场地中央,点燃了一堆篝火,篝火象征着欢乐、新的开始和希望,预示未来一年的收成和幸福,祝愿 2024年国家昌盛,祝愿各民族人民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紧接着是文体节目,一曲曲歌曲,唱出了时代的幸福。一段段舞蹈,跳出了人们的欢乐。踏着“黑走马”欢快的曲调,所有的人围着篝火,欢快地舞动起来,一片祥和的氛围。 黑走马,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在劳动之余,他们常会伴着冬不拉的琴声跳“黑走马”,高歌欢舞,通宵达旦。
每逢节日和喜事,一定能看见“阿肯”的身影和动听的歌声。“阿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的知识丰富,感情充沛,文思敏捷,即兴弹唱,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诗歌、故事,并能创作,可以说他们既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和整理者,又是艺术表演家。
地面铺出了一块塑料毯,一对哈萨克青年,进行摔跤表演。摔跤是一种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是深受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一般在进行各项娱乐活动时,必有此项目,可以说哈萨克族的男性几乎都是摔跤手,少年儿童也常以此为娱乐。
几大锅美食陆续开锅,羊肉抓饭,手抓羊肉,马肉马肠,羊肉汤,这样的美食,足以吊起你的味蕾,有的人在外边直接开吃,有的人则在大毡房里慢慢品尝。
民俗园大毡房有“华夏第一毡”的美誉,园内有直径23米,面积400平方米。一排长长的桌子边,坐满了穿着盛装的演员和游客。外边冰天雪地,毡房内,热闹非凡,暖意融融。
奶茶是牧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在哈萨克族牧民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在大毡房里品尝食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顿时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这里的年货,以哈萨克族饮食为主。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奶制主要有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这里还有绘画,刺绣等艺术品。
这里遇见很多漂亮的小女孩,身穿独特的民族服饰。哈萨克民族服饰很有特点,譬如: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
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前,一年后换戴花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在春节来临之际,这里举办年货节,吸引了周边许多人前来购置年货,每个人脸上带着欢笑。哈萨克的热情好客,感染着游客,纷纷与她们拍照。年货节不仅仅是美食,购货,还有猜谜语,骑马,舞龙等各种活动。
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相帮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在年货节上,我也买了几斤马肉马肠带回家,还有一包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的奶疙瘩。四九寒天,羊肉飘香,购置年货,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