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腊八节
2024-01-23 22:53:35
腊八节,是中国人最早的节日。早在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每年人们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便是中国最早的节日雏形,叫腊日节,即腊祭之日。
《礼记》中有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周礼》中记载一年有春祈、夏雩、秋报、冬祭四次祭祀活动,其中冬祀规模最大,后来就称之为“腊祭”。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上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先也。”
腊日节,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的日期,只是在每年最后一个月,所以农历十二月就叫腊月。相传,汉武帝时期,曾改用《太初历》,该历法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之中,并对农历的岁首进行了调整,以正月为首,以腊月为末,并选定腊月初八为祭祀日。
最早记载腊月初八,是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在腊八这天祭祀,还有各种仪式驱疫避邪。汉代的腊日节期间,除了要祭祀,还有休息、团聚、宴饮等活动,相当于后来的大年三十。
腊日设置之初,并没有“腊八”的叫法,跟腊八粥也丝毫不沾边。到了唐代,佛教盛行,12月8日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才有了浓厚的佛教气息,每到这一天,各个佛寺都会制粥施舍,就有了腊八粥。清朝乾隆帝十分信佛,对释迦牟尼在初八成佛之日充满尊崇,专门命造办处铸造大铜锅来熬制腊八粥。
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有些人家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不只是喝一碗粥。岁末,天寒地冻,万物收藏,农事渐休,回望平安丰收的一年,喝一碗热腾腾的粥,这是一个温暖的节日。今天一早,我就起来熬粥,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份粥到的幸福与美好。
腊八,是春节的序幕。只有妈妈亲手熬出来的腊八粥,暖心可口,每到这时,一份思念与牵挂,让人放不下,忘不了。这是一个思念的节日,此刻,多少游子正在憧憬着与家人围炉而坐,一起聊天。 自古以来,传统节日是社会、国家或民族的历史记忆的载体。过节,传承的是一种文化,不变的是一种寄托。腊八,煮一碗人间烟火,盼
新年万事粥全!
闲聊腊八节
腊八节,是中国人最早的节日。早在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每年人们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便是中国最早的节日雏形,叫腊日节,即腊祭之日。
《礼记》中有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周礼》中记载一年有春祈、夏雩、秋报、冬祭四次祭祀活动,其中冬祀规模最大,后来就称之为“腊祭”。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上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先也。”
腊日节,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的日期,只是在每年最后一个月,所以农历十二月就叫腊月。相传,汉武帝时期,曾改用《太初历》,该历法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之中,并对农历的岁首进行了调整,以正月为首,以腊月为末,并选定腊月初八为祭祀日。
最早记载腊月初八,是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在腊八这天祭祀,还有各种仪式驱疫避邪。汉代的腊日节期间,除了要祭祀,还有休息、团聚、宴饮等活动,相当于后来的大年三十。
腊日设置之初,并没有“腊八”的叫法,跟腊八粥也丝毫不沾边。到了唐代,佛教盛行,12月8日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才有了浓厚的佛教气息,每到这一天,各个佛寺都会制粥施舍,就有了腊八粥。清朝乾隆帝十分信佛,对释迦牟尼在初八成佛之日充满尊崇,专门命造办处铸造大铜锅来熬制腊八粥。
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有些人家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不只是喝一碗粥。岁末,天寒地冻,万物收藏,农事渐休,回望平安丰收的一年,喝一碗热腾腾的粥,这是一个温暖的节日。今天一早,我就起来熬粥,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份粥到的幸福与美好。
腊八,是春节的序幕。只有妈妈亲手熬出来的腊八粥,暖心可口,每到这时,一份思念与牵挂,让人放不下,忘不了。这是一个思念的节日,此刻,多少游子正在憧憬着与家人围炉而坐,一起聊天。 自古以来,传统节日是社会、国家或民族的历史记忆的载体。过节,传承的是一种文化,不变的是一种寄托。腊八,煮一碗人间烟火,盼
新年万事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