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水磨沟风景区
2024-01-16 19:19:39
引言
在西北边陲,在隆冬季节,约你来城市一隅,看鱼翔浅底,赏野鸭争游,寻泉水潺潺,这里是水磨沟风景区。
地名由来
乌鲁木齐市区的水磨沟风景区,以景区内的水磨沟命名,而水磨沟的名字来源于1733年,清政府为解决驻军面粉及粮食加工,用了240两银子购买两盘水磨,在此处磨面,水磨沟由此而得名。早在清朝的乾隆时期,这里已闻名遐迩。
入园
元月六日是小寒节气,我慕名来到由“五山一河”组成,集冰雪风情与山水秀色于一体的水磨沟风景区。首先耀入眼帘的是一座仿清叠楼古檐式建筑,14米之高,刚走进新颖别致、颇具气势的景区大门,就听见潺潺的水流声,真有一种“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之感。
纪晓岚雕塑
进大门偏左前方,有清代翰林学士纪晓岚的塑像。1768年6月,纪晓岚因“两淮盐引案”中,不慎漏言获罪,贬戍到新疆乌鲁木齐军台工作。在新疆生活两年时间里,写有大量诗文、笔记。他多次游历观赏水磨沟风光,写下“界破山光一片青,温墩流水碧冷冷。游人尚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慢亭”的诗句。
接官亭
在纪晓岚塑像右后方,有一座接官亭。公元1901年,清廷贵族载漪及载澜兄弟二人,奉旨签订“辛丑条约”,引起国人愤慨,慈禧太后为了化解国人不满情绪,将二人作为替罪羊流放到乌鲁木齐。但流放其间,二人仍然享受皇亲待遇,便在水磨沟斥资兴建楼台亭榭供其消遣,为了方便自己接待驻地官员和亲朋好友,就在此修建了接官亭。原建筑在民国期间已经倒塌,2003年重修,现是祈福殿。
翰文岭
沿着“接官亭”旁的台阶拾级而上,便是360米长的瀚文岭,其名取自《辞海》“文翰荟萃的所在”。这里以假山造型为主,选用15块不同形状的黑色优质花岗岩,镶嵌在山壁之间。每块花岗岩上,都刻有一首诗词,这些诗词都是古今文人墨客在游览水磨沟时留下的诗文佳作。夏日里,坐在林荫下的岩石上,欣赏这里的诗文,岂不美哉。
继续向前,有一幅气势磅礴的汉白玉浮雕,反映的是王震将军率领新疆各族人民在水磨沟建三个第一的历史场景,即新疆第一个棉纺织厂是七一棉纺织厂,新疆第一座发电厂是苇湖梁发电厂,新疆第一座煤矿是六道湾煤矿。虽是一副浮雕,驻足这里,仍能让我感受到父辈们,在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荣光。
今世缘
今世缘小景点,由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浮雕、同心锁、盟誓碑、连心亭、同心崖、鸳鸯蝴蝶树及四组手型雕塑组成,造型独特,形态逼真,寓意今生今世相逢有缘,提醒人们应珍惜人间真情。
清泉寺
清泉山的山腰处,矗立一座禅院,是清泉寺。清泉寺建于1989年,是新疆佛教界最大的佛教胜地,也是乌鲁木齐佛教协会所在地。在大雄宝殿内,分别有观音菩萨、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塑像及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
水磨河
沿着清泉禅寺的外围,可以下到水磨河的沟底。水磨河是由众多泉汇流成的一条河,当地人也称为“万泉河”。河水清澈,蜿蜒曲折,两岸树木相伴,是整个水磨沟景区最灵动的部分,最适合拍照留影。
水磨坊
几个水车和石磨,再现出历史景观的仿古磨坊。在水磨河上安装水车,再用它来带动磨盘,来加工粮食,可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磨制工具的更新,原有的水磨坊逐渐绝迹,这是1992年的仿古建筑,让我们看到农耕时代下,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慢生活的节奏,绝对可以治愈你的任何不爽。
返回
我沿着河水缓步返回,河边的雾凇上飘下来的雪花,落在脸上,很是惬意。水磨河自南向北,狭长峡谷山涧贯穿整个水磨沟区,由于水磨河常年流水,水温最低时也有10,因此冬季并不结冰,小河两边白雪皑皑,但河水却冒着热气,涓涓流淌,野鸭和各种鱼儿畅游于此,塞北仲冬时节,有这样一副诗情画意的景色,如同走进仙境般的感觉。
传说
离开时,听到了一个传说,从前的水磨沟叫旱磨沟。传说,王母娘娘有一天在天池洗漱,仙女瑞香不慎将玉梳打碎,被贬下界,瑞香被何仙姑所救,由此得罪了王母娘娘,就把何仙姑从蓬莱山发配到旱磨沟来磨面,这事叫天池海子里的龙王敖西知道了,他就叫海蚯蚓从天池底下打了一个洞,把水引到旱磨沟,帮助何仙姑推磨。洞打成了,天池的水就流到了旱磨沟,旱磨沟就变成了水磨沟。
传说总归是传说,实际上,水磨河发源于博格达山西侧的低山带,属于乌鲁木齐河水系,是一条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岩石裂隙涌泉河。
三个多小时的游玩,意犹未尽,乘车回家时还在想:家有美景,无须远行。水磨沟公园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距离市政府仅有3公里,交通便利,没有门票。美景何须千里寻,水区公园最适宜,水磨沟公园以“边城绿岛,塞上仙境”的美誉,展开她的身姿,笑迎天下游客。
冬游水磨沟风景区
引言
在西北边陲,在隆冬季节,约你来城市一隅,看鱼翔浅底,赏野鸭争游,寻泉水潺潺,这里是水磨沟风景区。
地名由来
乌鲁木齐市区的水磨沟风景区,以景区内的水磨沟命名,而水磨沟的名字来源于1733年,清政府为解决驻军面粉及粮食加工,用了240两银子购买两盘水磨,在此处磨面,水磨沟由此而得名。早在清朝的乾隆时期,这里已闻名遐迩。
入园
元月六日是小寒节气,我慕名来到由“五山一河”组成,集冰雪风情与山水秀色于一体的水磨沟风景区。首先耀入眼帘的是一座仿清叠楼古檐式建筑,14米之高,刚走进新颖别致、颇具气势的景区大门,就听见潺潺的水流声,真有一种“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之感。
纪晓岚雕塑
进大门偏左前方,有清代翰林学士纪晓岚的塑像。1768年6月,纪晓岚因“两淮盐引案”中,不慎漏言获罪,贬戍到新疆乌鲁木齐军台工作。在新疆生活两年时间里,写有大量诗文、笔记。他多次游历观赏水磨沟风光,写下“界破山光一片青,温墩流水碧冷冷。游人尚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慢亭”的诗句。
接官亭
在纪晓岚塑像右后方,有一座接官亭。公元1901年,清廷贵族载漪及载澜兄弟二人,奉旨签订“辛丑条约”,引起国人愤慨,慈禧太后为了化解国人不满情绪,将二人作为替罪羊流放到乌鲁木齐。但流放其间,二人仍然享受皇亲待遇,便在水磨沟斥资兴建楼台亭榭供其消遣,为了方便自己接待驻地官员和亲朋好友,就在此修建了接官亭。原建筑在民国期间已经倒塌,2003年重修,现是祈福殿。
翰文岭
沿着“接官亭”旁的台阶拾级而上,便是360米长的瀚文岭,其名取自《辞海》“文翰荟萃的所在”。这里以假山造型为主,选用15块不同形状的黑色优质花岗岩,镶嵌在山壁之间。每块花岗岩上,都刻有一首诗词,这些诗词都是古今文人墨客在游览水磨沟时留下的诗文佳作。夏日里,坐在林荫下的岩石上,欣赏这里的诗文,岂不美哉。
继续向前,有一幅气势磅礴的汉白玉浮雕,反映的是王震将军率领新疆各族人民在水磨沟建三个第一的历史场景,即新疆第一个棉纺织厂是七一棉纺织厂,新疆第一座发电厂是苇湖梁发电厂,新疆第一座煤矿是六道湾煤矿。虽是一副浮雕,驻足这里,仍能让我感受到父辈们,在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荣光。
今世缘
今世缘小景点,由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浮雕、同心锁、盟誓碑、连心亭、同心崖、鸳鸯蝴蝶树及四组手型雕塑组成,造型独特,形态逼真,寓意今生今世相逢有缘,提醒人们应珍惜人间真情。
清泉寺
清泉山的山腰处,矗立一座禅院,是清泉寺。清泉寺建于1989年,是新疆佛教界最大的佛教胜地,也是乌鲁木齐佛教协会所在地。在大雄宝殿内,分别有观音菩萨、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塑像及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
水磨河
沿着清泉禅寺的外围,可以下到水磨河的沟底。水磨河是由众多泉汇流成的一条河,当地人也称为“万泉河”。河水清澈,蜿蜒曲折,两岸树木相伴,是整个水磨沟景区最灵动的部分,最适合拍照留影。
水磨坊
几个水车和石磨,再现出历史景观的仿古磨坊。在水磨河上安装水车,再用它来带动磨盘,来加工粮食,可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磨制工具的更新,原有的水磨坊逐渐绝迹,这是1992年的仿古建筑,让我们看到农耕时代下,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这是一个慢生活的节奏,绝对可以治愈你的任何不爽。
返回
我沿着河水缓步返回,河边的雾凇上飘下来的雪花,落在脸上,很是惬意。水磨河自南向北,狭长峡谷山涧贯穿整个水磨沟区,由于水磨河常年流水,水温最低时也有10,因此冬季并不结冰,小河两边白雪皑皑,但河水却冒着热气,涓涓流淌,野鸭和各种鱼儿畅游于此,塞北仲冬时节,有这样一副诗情画意的景色,如同走进仙境般的感觉。
传说
离开时,听到了一个传说,从前的水磨沟叫旱磨沟。传说,王母娘娘有一天在天池洗漱,仙女瑞香不慎将玉梳打碎,被贬下界,瑞香被何仙姑所救,由此得罪了王母娘娘,就把何仙姑从蓬莱山发配到旱磨沟来磨面,这事叫天池海子里的龙王敖西知道了,他就叫海蚯蚓从天池底下打了一个洞,把水引到旱磨沟,帮助何仙姑推磨。洞打成了,天池的水就流到了旱磨沟,旱磨沟就变成了水磨沟。
传说总归是传说,实际上,水磨河发源于博格达山西侧的低山带,属于乌鲁木齐河水系,是一条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岩石裂隙涌泉河。
三个多小时的游玩,意犹未尽,乘车回家时还在想:家有美景,无须远行。水磨沟公园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距离市政府仅有3公里,交通便利,没有门票。美景何须千里寻,水区公园最适宜,水磨沟公园以“边城绿岛,塞上仙境”的美誉,展开她的身姿,笑迎天下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