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林则徐雕像前

2024-01-15 21:10:44

        我的家在西北边城,距离家不远处,有一座海拔910多米的山,因山体红褐色名曰红山,又因地处乌鲁木齐市中心,被誉为城市里的山,是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

  周日午饭后,天气晴朗,我步行两里路程来到红山公园,从南门进入拾级而下,踏过近300个阶梯后,便来到红山顶上。

        每次站在乌鲁木齐红山之巅,看着一尊雕像,内心充满着敬意,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的名字写入了历史教材,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国人,他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雕像栩栩如生,他清瘦面容中透露出刚烈之气,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雕像侧面刻有一行他的诗句: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

  林则徐(1785830—18501122日),福建侯官县人。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因其虎门销烟 之壮举,被载入中国史册。也因此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下旨林则徐着革去四品卿衔,均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发配前往新疆伊犁。

  1841714日,受贬的林则徐离开镇海,随后在开封城治理水患,至1842319日。道光皇帝仍要求林则徐继续发配伊犁。在途中林则徐因病,滞留在西安休养了一段时间,1842811日,从西安出发,前往伊犁,期间经兰州、嘉峪关、玉门关、星星峡,过哈密、阜康、乌鲁木齐,最后于18421210日达到达伊犁的惠远城,历时四个月,行程8000余里。

  尽管是获罪西戍,沿途的各地官员都给予林则徐非常高的礼遇。在路过乌鲁木齐时,林则徐受到了地方官员和黎民百姓的热列欢迎。临走时,乌鲁木齐地方官员专门为他更新了车辆,保证他在隆冬季节安全翻越果子沟险境。到达伊犁界四台(军台,清代的驿站)时,伊犁将军布彦泰、参赞大臣庆昌俱遣戈什哈来迎接,将军、参赞派遣人员迎接遣员是前所未有的。

  在新疆,林则徐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西北边陲安宁与安全当中,提出关注边防塞海并重的思想。在伊犁的捐修水利开垦荒地,在南疆阿克苏等地,浚水源,开沟渠,垦田三万七千余顷,请给回民耕种,改屯兵为操防。倡修的坎儿井,称之为林公渠,提倡植棉织布,他改进的纺车为林公车

  林则徐在新疆的三年期间,正是处于人生低谷,但仍然不计个人荣辱,造福与民,展示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博大胸怀,从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诗句里,可以看出他对边疆山水和黎民百姓的眷恋之情。

  公元1850年,他在获释返回福建老家的途中,路过湖南长沙并做短暂的停留。期间,在众多慕名而来的拜访者中,他唯独接见了一位叫左宗棠的后生,便有了著名的湘江夜话,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并激励着左宗棠。左宗棠时刻铭记林则徐的嘱托,发奋图强,20多年后,率兵消灭了侵占新疆十余年的阿古柏势力,收复新疆,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林则徐的事迹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敬仰。在新疆除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在奎屯市公园、昌吉小吃街和昌吉市人民公园、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阿克苏博物馆、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水文化展馆等地,凡是林则徐当年停留过的地方,都立有林则徐的塑像或浮雕,人们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林则徐的怀念之情。

  在红山顶处,与林则徐雕像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禁毒铜鼎。禁毒铜鼎,下面有一段铭文:清林则徐呈奏疾呼:鸦片之危害甚于洪水猛兽,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838年)。遂有虎门销烟之壮举(183963—25日)。今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惟流毒再起,譬诸痈疽发作,不得不亟为拔脓,法当从严。新疆肃毒,四禁并举,执法惩恶,不惑于姑息;安边利民,各族各界呼应,众志成城。甲申仲夏,为申禁毒之志,设此禁毒教育基地,铸鼎铭记。这里也成了新疆第一个禁毒教育基地,告诉人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想,这是对先烈最好的敬仰。

  站在雕像前,回顾林则徐在新疆生活的三年,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的贡献,感慨万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每当大灾大难面前,总有那么一群人迎着困难,充当中流砥柱,成为国家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致敬英雄,缅怀英烈!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