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政府采购何时透明?

(2013-02-26 13:00:14)
标签:

休闲

分类: 随笔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政府采购何时透明?

    2月25日,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披露,政府采购价格虚高问题十分突出,资金浪费严重,背离制度设计初衷。部分地方政府去年1月至9月采购的商品,八成高于市场平均价,超过一半的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1.5倍以内。

    从采购价格虚高这个突出问题,表明《政府采购法》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己经整整十年了,但从社科院批露的数据看,确实资金浪费惊人,而且采购金额成几何数增长。

    2002年规模为1009亿元,2011年则达到1.13万亿元,相当于一个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总量。

 

    为什么老是出现“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现象?

    一是《政府采购法》颁布十年来,没有根据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适时的修改和修正,导致用老法办新事,如《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政府采购方式有六种,虽然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但也未排除政府采购选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来进行采购,决定权还在主管部门领导的手上,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他可以分配采购资源。

    二是《采购法》没有统一的办公用品标准,给商品采购超出市场价留下伏笔。

    三是政府采购的制度设计并非不完备,既有相关法规,也有实施细则。但是,实际情况是,“防火墙”起不到应有作用,审批关、招投标关和事后公告关都存在不少疏漏。

  四是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政府采购作为典型的政府行为,实际上处在封闭运行的状态中。买什么、向谁买、怎么公之于众,基本是政府说了算,到底谁来监督她,外部监管力量无从介入,自己监督自己就等于无监督。由于不存在一个可以真正将政府采购权束缚起来的“笼子”,所以,不出现政府采购价高于市场平均价的情况,反而是不正常的事。

    五是财政预算制度的不够科学,一些政府单位,为了防止下一财年预算被减,总会在年底前突击花钱。助长了政府采购价格的虚高。预算结余多的单位,为了花完钱,宁愿让采购价一涨再涨。

 

    因此,透明的政府采购,统一的办公用品标准,监督的有效机制的建立,才能使采购价格的理性回归,只有阳光,才有透明的政府。

                                                 2013年2月26日于六三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桃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