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是”敛财周”和”政绩周”
十.一黄金周将近结束,看来公路的”免费午餐”给游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给交管部门带来了不尽的压力.但是却给商家带来了”滚滚财源”,给当地政府部门带来了”耀眼的政绩”.
笔者节前写过一篇《降价是手段,促销真目的》的文章,曾说过:“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有人计算了全国每个节日都会让路桥公司损失上百亿,既然那里开了个口,那么旅游景点不增加点收入,那是对不起免费的”惠民措施”的.”
要不然,很多省份的高速路桥公司直到节前来临的一天才公布高速路的免费方案,这就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和上级政府在博弈,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于是,当节日到来出现了拥挤时,手无足策,因为在利益博弈上耗尽了时间,路桥公司没有针对和疏散拥挤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各级政府也没有疏散拥挤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无准备之战的结果是:老百姓遭殃。
为何说黄金周是商家的“敛财周”,其实大家一看便明白,黄金周其实是商家才用的专有名词。黄金,就是金银财宝的意思,这一周,这些商家要赚得“盘满钵满”,才对得住“黄金”二字。于是便有了,房价一律是“黄金周价格”,甚至比平日价格高三四倍;一些饭店菜价也齐刷刷暴涨,有的巧立名目收起了“餐位费”,有的还要加收“服务费”;洗车店的“黄金周价格”就是昨天洗车50块钱,今天洗车60块。家政服务也“黄金周价格”——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
于是就有了一盘海鲜炒面要价165元的小小案例。
黄金周是“非常时期”,客流大,消费旺,买卖多,突发情况也多;商家便有了更多、更大的机会去“敛财”,于是“宰客”就成了他们的第一手段,“宰客”有预谋,但行动是随机的,而且都是在节日期间趁火打劫,他们利用这一空挡,把价格也做成“黄金价格”,才能对得起所谓的“黄金周”。因为是“黄金周价格”只是出现在黄金周,节前检查监督部门是查不到的。
对于商家来说,黄金周累是累点,但一年也就那一两次机会,赚得盘满钵满也就心满意足了。
又为什么说黄金周是“政绩周”呢?每次节假日过后,各旅游景点、旅游城市、各省、市都会来晒晒黄金周的政绩,从每日的中央台的旅游日报中各级政府官员都会非常重视,生怕不点到他们的城市名称。节后的第一天,地方媒体就会公布当地的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同比又增加和增长了多少,增长一位数不算成绩,增长两位数算刚过得去,增长三位数才算各部门有政绩。
是“政绩周”忽略了政府的管理职能,华山景区出现了光天化日之下犯罪分子行凶刺伤游人的事件;北海围洲岛限游令只限制了一天又开放;节日期间,交通事故频繁,欺客宰客现象频频发生,所有这些,使我们平时的那些严厉的管理规章制度变的“苍白无力”。
2012年10月7日于六三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