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取豪夺,肥的是自己的腰包

(2010-07-28 06:52: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

                        巧取豪夺,肥的是自己的腰包

 

     据《广州日报》报道,曾经让银行陷入“口诛笔伐”的同城跨行ATM取款手续费,日前又有部分银行跟风上涨。继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实施同城跨行取款4元/笔的收费标准后,交通银行、广发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也从本月开始上调这一手续费。

 

     笔者对银行业的手续和服务费的收取,早有一些看法,在2009年,写过一篇<<工行服务费涨价的信心从哪来?>>的博文,列举了四方面的理由证实这是垄断行为和政府监管缺失所造成的结果。

 

     如今,这个结果变成了“变本加厉和巧取豪夺”,我们且听听银行业的涨价理由:一位银行业人士称“因为手续费要各方分摊”,发卡银行对每一笔跨行取款都要支付3.6元,其中0.6元支付给银联,3元支付给受理银行,发卡行自己吃下0.4元。照这种算法,银行免收此项费用或者只收2元,都是倒贴客户的,而银行即使每笔收到4元,也不过是不亏不赚、刚刚打平。

 

     稍为有一点银行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都有着庞大的发卡数量和ATM机网络,它们通过互为受理行,每家都有大笔的进账,足以对冲掉每笔3元的成本支出。如此一来,持卡人不但要为“银联收费的0.6元”和“发卡行自己吃下的0.4元”付费,而且要为没有实际发生的支付给“受理行”的成本买单。所谓“手续费要各方分担”基本上是一句空话,一切“羊毛”都出在客户这只“羊”身上,而且每笔4元的手续费中的大部分,一转眼就成了银行的利润。

 

     我们不禁要问,一些股份制银行为什么仍在坚持跨行取款免费或低费的标准:兴业银行同城跨行费用为每月前3笔免费,之后2元/笔,民生银行同城跨行费用为每月前3笔免费,之后2元/笔。实力弱一些的银行能够坚持低费服务,难道他们做赔本生意?

 

    特别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表示,根据《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ATM跨行交易收益分配采用固定代理行手续费和银联网络服务费方式。持卡人在他行ATM机上成功办理取款时,无论同城或异地,发卡银行均按每笔3.0元的标准向代理行支付代理手续费,同时按每笔0.6元的标准向银联支付网络服务费。”调整ATM跨行取款收费标准合法合规,建议客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交易。

 

    我们要看清楚:《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是一个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不管他收取1元、2元或是4元,它都是交易的收益,这也证实上述所说的她是银行业的一块利润。

 

     还是那句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家在关系到“民生问题”上,一定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定要有重拳出击,不能让垄断行业和企业在“潜规则”下,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010年7月28日于桂林布衣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